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谈缓刑的适用条件 ——从一则案例谈起/叶礼辉(2)

简言之,缓刑是有条件地不执行所判决的刑罚。

2、缓刑的特点

(1)缓刑的适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行轻微的犯罪分子。被判处管制、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2)必须满足《刑法》七十二条规定的条件,且不具有适用缓刑的法定障碍情形的罪行轻微的犯罪分子才能适用缓刑。

(3)缓刑是刑罚的执行方式而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罚种类。

(4)宣告了缓刑的犯罪分子有两种命运。在考验期内,若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原判刑罚将不再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有《刑法》七十七条规定的情形,则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二、我国关于缓刑的法律规定

《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第七十四条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

可见,按照法律规定,适用缓刑的的条件包括:

1、必须具备的条件
(1)适用对象是判处较轻刑罚的犯罪分子。必须是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能宣告缓刑。判处管制、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此处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事实,尤其是根据其法定与酌定的从重、从轻、加重情节,综合判断后的最终的量刑。

(2)犯罪情节较轻。缓刑只适用于情节较轻的犯罪分子,情节严重的犯罪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关于犯罪分子犯罪情节轻重的判断,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犯罪行为的手段。一般说来,在犯罪行为其他方面相当,使用欺骗、市场交易的的手段的犯罪情节较轻,而使用暴力、胁迫手段的犯罪情节较重。

第二,犯罪行为的动机。一般说来,在犯罪行为其他方面相当,,犯罪动机 “有情可原”的犯罪行为的情节要比动机卑鄙的犯罪行为的情节要轻。

第三,犯罪分子在犯罪行为中起到的作用及地位。一般说来,起组织、策划、领导作用,积极主动参与犯罪的犯罪分子属于主犯,其犯罪情节远大于从犯。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