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报考公务员取消年龄上限势在必行/研政(2)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在考官用人上从来没有年龄限制,为我们早已树立了智慧用人的光辉典范:古言道:“有智者不在年低年高,无智者枉活百岁”,甘罗十二当丞相,康熙八岁智擒鳌拜,廉颇老将出征凯旋而归,五代十国的楚武穆王马殷75岁才登基,枚不胜举。既然天公不拘一格降人才,自然应当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在考官用人上从来不拿年龄说事。封建社会能够做到的,在高度文明发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值改革用人的今天,我们应该继承古人的用人智慧,做到用人上“海纳百川,大浪淘沙地筛选”,而不应该有意画地为牢、设置障碍,拒部分人才精英于千里之外。
对报考公务员有意设置年龄上限,违背了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对人才的巨大浪费。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成长如同花草树木、庄稼一理,但比这些更不容易。没有那个伐木工会放弃粗壮成材的大树不用,而专拣那些细嫩的小树砍伐;没有那个农夫会放弃已经成熟的麦子不收,而去专收割未熟的谷子。人才的成长规律是:小学至大学学习抽象的书本理论, 把前人的智慧与实践结晶装进自己空白的大脑,再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来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理解,才能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解决社会实践中形形色色的各种问题的能力。以上就是大家常讲的“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认识过程。因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个人因素的种种原因,好多大气晚成的英才,想进入公务员队伍参与国家治理,但被有意设置的报考年龄上限给判了政治死刑,这不仅仅是对这些“年龄超上限”英才的个人损失,而最大的是对国家的损失。大学或研究生毕业后,本应该发挥专业特长,把自己的所学为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仅因公务员考试设置年龄上限的误导,恐进入企业摸爬滚打若干年后年龄超限,以致此生再永远无法进入公务员队伍,从而失去了从事公务、治理国家的政治机会。故放弃专业而拼命报考公务员,即使考进公务员队伍,因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缺乏对基层平民百姓生活疾苦的了解,不但没有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反而容易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形成官僚主义作风,这是对年轻人才最大的双重浪费。所以,对报考公务员有意设置年龄上限,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浪费了年轻人才,又浪费了“年龄超上限”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社会精英人才,是对人才的巨大浪费。
对报考公务员有意设置年龄上限,会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变成一纸空文。 我国为了改革开放的需要,为了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其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中国政府为了实现人才强国梦,以各种形式鼓励公民“活到老而学到老”,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英明决策,而国家公务员队伍属于国家的首脑型决策指挥机构,对这样非常重要的国家机构,在选人用人上有意设置年龄上限而把精英人才拒之门外,这不仅使人们看到政府是言行不一而失去公信力,有哪个傻瓜还会真正“活到老而学到老”呢?这不就会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变成一纸空文吗?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