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析司法体制改革成果转化和运用之对策/徐凤林(3)
对策二:抓好改革成果巩固转化,让人民群众从司法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按照“两高”深化改革方案具体要求,增强改革定力,注重改革质量,科学构建司法责任体系、业务管理体系、人员管理体系和司法保障体系“四大体系”,完善以审判权、检察权为中心的管理体制,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加强电子法院建设,推进电子检务工程,抓好检察改革“精装修”工作,细化落实办案责任制、建立办案司法档案,做到办案全程留痕,形成配置科学、运行顺畅、公开透明的司法工作机制。搞好司法改革科学评估,抓好改革成果巩固转化,深化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强化律师执业权利保障,建立有效的防止干预司法制度,推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改革,让人民群众从司法改革中有更多“获得感”。
对策三;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建设“法治、生态、开放、幸福”城市、服务振兴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发挥责权明晰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作用,调整办案重心,改进办案方式,严格落实立案登记制,强化调解、审判和执行力度,实施办案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依法履行对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监督和刑事执行的监督职责,加强侦防一体化建设,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积极开展公益诉讼,严厉打击虚假诉讼,深入开展民事执行监督,全面提升执法办案能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对策四: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打造公正、廉洁、高效的司法队伍。
要大力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深化检务公开,开展法院“公众开放日”活动,加强诉讼服务中心和检察服务大厅建设,建立审判流程、裁判文书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发挥电子法院诉讼服务平台和检察远程视频接访作用,方便当事人诉讼,节约司法资源。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和人民监督员作用,强化对审判权、检察权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建立起防止司法干预的“防火墙”和“隔离带”,提高司法透明度。要强化对司法人员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激励与约束并举,加强纪律保障、强化司法保障、搞好信息化保障,尽快落实职业保障,开展岗位练兵,促进岗位成才,逐步解决队伍人员老化和员额不足问题,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可靠、司法为民、务实进取、公正廉洁的司法队伍。


蛟河市人大法工委主任 徐凤林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