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买房遭遇限购后如何抉择:继续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奚正辉
买房遭遇限购后如何抉择:继续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


文/奚正辉、赫少华|房地产律师

远闻(上海)律师事务所

阅读提示:

2016年3月25日上午10点,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等四部门《关于进一步完善本市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府办发〔2016〕11号),文件规定:

从严执行住房限购政策:提高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购房缴纳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的年限,将自购房之日起计算的前3年内在本市累计缴纳2年以上,调整为自购房之日前连续缴纳满5年及以上。该政策把累计2年改为了连续5年。

由于限购政策,导致买卖合同无法正常过户。双方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是否要承担违约责任,买卖合同是否可以继续履行等。

最近本律师接待了多起限购的案例:

参阅案例:

案情:

2016年1月,买受方张某支付了5万定金给出售方陈某,购买闵行区一套公寓房,约定2016年3月30日签署买卖合同并支付首付款。由于限购政策的原因,张某虽然满2年但是不满5年,张某无法签署正式的《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法购买该房屋。

律师观点(奚正辉):

本案中,排除其他或有的违约行为,若纯粹是因为限购政策的原因,属于不可抗力,可以免责。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法律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若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则不能免除责任。

实务中,存有观点,认为限购背景下的问题应适用情势变更。

张某由于要置换房屋,之前将自己所有的房屋出售给了李某,双方签署了《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李某支付了首付款。现张某是否可以要求因为自己限购不能置换房屋,故要求解除《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

律师观点(奚正辉):

通常是不能要求解除合同的,当然也不排除可能性,还是有机会的。

因为法律规定:合同成立以后,客观情况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一方明显不公平或者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公平原则,并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解除。

参阅案例:

案情:

2015年10月,蒋某向谢某购买嘉定区一套公寓房,双方网签了《上海市房地产买卖合同》,蒋某支付了40%的首付款,剩余房款贷款支付。蒋某到2016年4月社保才满2年。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