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律师办案如良将用兵/王卫洲(3)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诉道与兵道是存在不同的,兵道是为了追求胜利,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诉讼是为了追求公平正义,诉讼要求公开的举证、质证、充分的辩论等环节,最大程度的避免了“诡道”的存在,所以诉讼的胜败有时候是既定的,违法不能战胜合法、有罪不能辩成无罪,出奇制胜,也要符合客观规律,违背规律、剑走偏锋是不可取的,如有的律师为左右法庭而教唆委托人聚众游行、闹访等方式,最终触犯了法律,我辈当引以为鉴。
勤则天时地利,懒则草木皆兵
做什么什么事情都要勤劳方可做好,农民种地、将帅带兵、领导理政,无不例外。前文谈到的“兵贵神速,充分准备、出奇制胜”都是需要以勤劳为前提的,只有勤奋才可能下功夫研究案件,将想到的方案全面到位付诸于实施,能做到的事情做完,想到的事情做好准备,等决战时刻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完整的办案方案装在脑子里,胸有成竹、轻装上阵,相对来说会顺利很多;相反做事情总想偷懒、得过且过,则不可能对案件做深入的研究,也不会想到什么好的方案,因为灵感往往来自于实践,不亲力亲为的去钻研,寻求解决方案,根本不可能会有好的办法,做案子也无非是走走形式,这种人实际上处处给自己设障碍,举一个例子,一般我们律师办案都会为每一个案件做案件进程表,把案件的进展随时记录下来,有的律师嫌麻烦不愿意做,可是问题来了,每次写材料时提及案件的递交诉状、立案、开庭、判决时间时,都要翻出一大摞卷来查,每次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这就是偷懒的后果,再如有的律师周末把自己的手机关机或不接委托人的电话,这样的律师委托人会信任你吗?要知道案件的事情有时候是很紧急的,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这就是我们的工作,而事实上每次都耐心的为委托人讲解,主动的与你的委托人联系,你的委托人会更加的信任你,反而不着急上火的天天给你打电话了,相反委托人不放心,电话也就多了,你的委托人都不信任你,是不是增加了风险?惰性所造成的一些细节上的瑕疵将处处消耗你的精力、要知道事后补救的难度要远远大于事前的预防,这样的律师,委托人对你不放心、同事不愿意与你合作、单位亦不敢委以重任。故勤劳者处理好了平时的各个细节办起事来事半功倍,如得天时地利人和,懒惰者,无意间给自己设置很多遗留问题,这些细节上的缺失就像一个个无形的敌人,长期积累将草木皆兵。
办大案如烹小鲜,料细节保持谨慎
毛主席曾经说道“在战略上要蔑视敌人,在战术上要尊重敌人”,主席进北京城时谈笑风生,称之为进京赶考,要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是何等自信与气魄,而我们考一个司法考试就视之为什么大战、决战,不少人在考过后还激动的流泪,战略思想就是伟人与常人的区别,毛主席是千古奇才,我们常人不能与领袖做比较,但用主席的战略思想指导自己的执业活动却是非常适用的。一个律师一生会遇到很多案件,有小案也有大案,也有很多敏感案件、群体性案件,如拆迁案件,常常是数十人、甚至是数百人的群体性案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地方政府也对这类案件高度重视、开发商、拆迁公司、甚至一些社会人员都会介入到案件中,拆迁部门为了动员拆迁经常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施加压力,而拆迁户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情绪激动,可以说拆迁中处处剑拔弩张,代理这类案件首先要有充分的自信,没什么好怕的,相反对手的肆意妄为恰恰为我们的反击的提供了条件,这类案件大致处理好两方面:1、告诫好你的委托人不要做违法的事情,如聚众闹访、以暴制暴都是不行的,不可逞一时之勇,2、梳理好其中的各项法律关系和主次矛盾,为对手量身定做一份套餐,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沉着应付,办的多了就会领略其中规律,如此办大案如烹小鲜也!而对于具体步骤的实施却要保持足够的重视,因为人性是容易走极端的,办大事时经常压力过大,办小事时容易疏忽大意,一个理性的律师应当控制好自己陷入两极误区,律师办案时必胜的信心和谨慎的态度缺一不可。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