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人员现代执法观念的系统研究/贺轶民(3)
(三)中国法治理论思想家的匮乏
在中国历史上,法治理论向来没有生存的适宜土壤,古代中国的思想家也就自然没有形成系统的法治理论。在现代中国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进程中,更多地是依靠借鉴和移植国外的法治思想,这些国外的主流思想如何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调适,往往成了法学家们最大的现实困扰。而一个民族要真正踏上属于自己的法治道路,必然需要民族的法治理论思想家,当代中国的法治道路就面临着本土的法治理论思想家相对匮乏的尴尬境地。一个本民族的法治理论思想家,首先必须全面深刻理解民族的历史传统、人文特点和现实状况,不能一味地扬弃因袭已久的、无所谓先进和落后的民族习惯,生硬地进行“洗脑式”的法治嫁接。毛泽东思想之所以是改变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锐利武器,就在于这个思想是中华民族的马克思主义,是别的国家所不可能产生的思想。同样的道理,当代中国所需要的法治思想必须是中华民族的法治思想,而现实中恰恰这一点非常薄弱,自然会阻碍到依法治国的顺利进行。在这个大背景下,检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也就必然要受到相应的影响与制约,难以形成属于本民族的系统的检察执法理念,而更多地是套用政治领域的一些经典核心概念。
(四)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促进检察人员现代执法观念的培育
马克思主义认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成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要决议,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大局,从“五个统筹发展” 到“两个理论突破” ,政府职能转变也进入攻坚阶段。党中央明确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微观经济管理权力与地方政府经济管理权限将大大削弱;相反,政府的服务功能要强化。同时,政府的考核目标将多元化,基层政府人员将大大精简。十六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社会发展将呈现八大趋势:强调社会自主发展能力;精神文明建设将有全面进步;在新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国有经济发展;民营经济生存空间进一步拓展;金融改革化解金融风险;稳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维护人民基本发展权。另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加入WTO对检察机关执法环境和执法观念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必将极大地促进检察人员现代执法观念的培育。
总共1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