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控非法行医罪的最低证据标准/王平(2)
(一)	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1、	犯罪主体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执业医师资格,包括学习经历,学习院校及专业,毕(肆)业时间、师承专业、时间长短、工作单位、部门、技术职称,取得医师资格情况(时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资格注册情况。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否明确知道所服务的单位机构(机构场所)是否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登记的诊疗科目、《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是否按期校验;犯罪嫌疑人与服务的单位是否有服务协议,是否经过有关单位同意等等。
2、	主观方面
讯问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动机、目的及犯意产生的原因、过程。如果是共同犯罪,应讯问共同犯罪人之间共谋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人物及共犯的指使、策划的言语、行为等。
3、	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包括以下几方面:
(1)	非法行医的时间、地点、参与人;
(2)	非法行医的次数;
(3)	非法行医所收受的报酬、费用;
(4)	对就诊人的诊治过程、治愈情况;
(5)	收受钱款的用途、去向;
(6)	参与人的情况、实施行医的过程、资金款项的分配;
(7)	服务场所的硬件条件,是否达到医疗条件;
(8)	诊治过程是否符合正常、应该采取的诊治措施、办法。
(二)	证人证言
1、	所在单位相关证人证言
询问所在单位医务股(处)及其他机关证人时应包括以下内容;
(1)	犯罪嫌疑人的从业经历、机关资格;
(2)	非法行医的时间地点;
(3)	犯罪嫌疑人因非法行医而增加的收入;
(4)	就诊人及其家人就疾病诊治所作的反映。
2、	诊所现场及周围证人证言
(1)	就诊人发病、求诊、诊治过程;
(2)	犯罪嫌疑人的处治过程;
(3)	其他在场人的所作所为;
(4)	周围群众对病人求诊情况的介绍;
(5)	犯罪嫌疑人其他家庭成员的职业、收入情况。
3、	其他证人
(1)	药品、易耗材料、药械供应商供货情况介绍;
(2)	医用污染物处理情况;
(3)	犯罪嫌疑人收入、支出情况;
(三)	物证
物证主要包括:
(1)	起获的涉案赃款、有价证券、存单等;
(2)	犯罪嫌疑人因非法行医收入而购买的房地产、金银珠宝、车辆、股东权利证书等等;
(3)	非法行医所需的器械、药品等;
(四)	书证
书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	证明犯罪嫌疑人主体的书面材料,包括身份证、户籍证明、工作证、资格证书、执业证书、毕业证书等以及共犯的身份证明材料;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