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玩忽职守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探析/王平(6)
2、 整顿吏治,建立健全公务员选拔使用机制。
必须坚决维护中央决策的权威和国家整体利益。领导决策要坚持客观性、预测性、信息性、系统性和可行性原则,应做到 行调查研究,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提高决策透明度,逐步公开重大决策过程;建立健全决策的民主程序,保证决策层每个成员享有同等的发言权、决定权;坚持决策的议事规则和程序,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建立多层次多学科的智囊团,充分发挥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达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领导用才要遵循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和精心培养,教育监督原则,做到扬长避短,各尽所能,看业绩看能力和赏罚分明、善于激励。要认真挑选德才兼备的工作人员,建立公职人员行为规范。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进步,人们的法治观念愈来愈强,对政府机关的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领导干部要提高对依法行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增强依法行政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对公务人员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水平;要求各级领导旁听法庭审理行政诉讼案,感受依法行政。
保持公共事务最大限度的透明化,以促进廉洁性以及与腐败作斗争。实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程序上保证“公开”的客观公正,即排除“公开”内容的任意性,“公开”途径的狭窄性和“公开”环节中的可能性陷阱。即排除“自说自话”的任意性。实行公开中的对话论理的机制。在政务公开中设置一定形式的公共论坛;与事件有关的社会各方都应得到公平机会,有平等的话语权;设置辩论和质证机制;对话形成的事实等应当全部公开,并根据公开的事实确定决议的内容。实行政务公开中的程序刚性原则,即公开时间的严肃性、公开过程中前后程序安排的不可回复性、不可转置换性以及对违反公开程序法律的行为一定要追究责任等。在公开性对话中设置一系列中立性原则,如“言者之罪”原则等⑤。建立严格的内部和外部的监控体系,包括随机性的审计核查,包括在任审计和离任经济审计,包括例行审计和专项审计。
严格实行官员问责制度。早在1998年《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在直接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致使国家集体资财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令直接领导责任的主要人员辞职或者对其免职。近年来,政府问责面更广,凡失职、渎职均要问责;“问责”的职级高,处理对象直指主要领导;“问责”措施更严,一般不再保留原有职务;“问责”制度化,相关政策相继出台。温家宝总理 200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实行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完善并严格执行行政赔偿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2005年2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写入“询问和质问”、“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内容,“一把手”成为监督的重点。2003年非典危机过后,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的制度化,中央部委机关正在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探索建立行政执法绩效评估, 奖惩机制和办法。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