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议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之对策/徐凤林(2)
成果三、建立长效机制,夯实治安防控基础建设
建立超前预防机制,积极探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建立网络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和社区戒毒工作,开展了“深入基层,解纷、息诉促和谐”专项活动,化解矛盾纠纷,消除治安隐患。建立对流动人口、刑释解教人员、劣迹青少年的重点防范机制,对流动人口实行随时登记,定期清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加强学校安保工作,搞好学校警务室规范化建设,减少了刑事和治安案件的发生。建立严打整治机制,定期分析评估社会治安形势,畅通治安信息网络,对治安和犯罪问题适时预警,为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通过开展缉枪治爆、打黄扫非、禁娼禁赌、打假利剑等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了打击,震慑了犯罪,为创建“平安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果四、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治安防控水平
围绕构建“大维稳、大综治”格局,强化了政府部门管理责任意识、群众自防意识和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整合社会防控资源,构筑了全方位、立体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以交通要道、要害部位和治安复杂区域为重点,科学谋划防控布局,强化物防建设,发挥警务室、治安岗亭作用,点、线、面结合,减少了违法犯罪的发生。以控制流动人口为重点,缜密布控,认真排查,对旅馆、网吧、娱乐等行业场所落实实名登记制度,发现抓捕了一批违法犯罪嫌疑人。以整合企业治安联防队、农村义务巡逻队、小区(单位)保安员等人防资源为重点,强化管理和培训,提升了业务素质。发挥社区和村屯等基层群防组织作用,组建义务消防队(巡逻队),对村屯、小区楼院、校园周边进行巡逻看护,构筑了全方位的治安防控体系,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促进了城乡平安创建工作的高效开展。
二、存在问题
问题一、个别单位(部门)对创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防控运行机制不畅,协调配合不够,齐抓共管合力不强。
问题二、部分公共场所、主要道路、企事业单位、村屯主要路口等重点部位监控探头安装不到位,视频监控探头已近使用年限,需更新换代。
问题三、城区与乡镇(村屯)、金融单位与其它部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防控体系建设工作开展的不平衡。特别是农村还没有实现治安防控网格化管理,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亟需加强。
问题四、综治、治保人员(保安员、人民调解员、治安联防队员、义务巡逻队员)经费保障投入不足,待遇补贴标准需进一步提高。
三、几点对策
对策一、以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进一步抓好长效防控机制建设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