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带一路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法律框架的思考/李俭
关于一带一路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法律框架的思考
北京市中银(南京)律师事务所 李俭 高级合伙人、涉外法律事务部主任
【摘要】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发展前景的分析,论述了关于建立“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法律框架的目的、原则及基本思路,阐述了作者关于构建“一带一路”争端解决机制法律框架的几点思考,对设立争端解决机制有关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一带一路 仲裁 调解
一、 关于一带一路框架下争端解决机制的设立及其意义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9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习近平又提出了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作为一项国策。
2015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2月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正式成立,是“一带一路”战略推进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亚投行将与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一起,在资金融通方面汇集资源、提供便利,实现融资领域的“互联互通”,为“一带一路”保驾护航。
“一带一路”给中国企业“走出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也带来了更多、更复杂的挑战。面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争议,中国企业应当背靠强大国家,善用法律武器,充分防范风险,妥善解决走出去过程中发生的争议。
由于“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到六十多个国家、多个不同的法系及不同的法域,因此,要解决争端机制的设置及其模式问题,需要考虑到不同国家司法体制的差异性,且应当在求同存异的大框架下来共同探讨与协商,才能形成有效的解决机制。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作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战略决策,不仅是中国实施“走出去”对外经济战略发展的必然,更彰显了中国日益增强的国际影响力和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大国风范。
但是,这一战略必须建立在法治化的基础之上,通过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签订一系列贸易和投资协定、成立国际组织、制定国际组织章程等法律方式来实现。只有实现法治化,才能确保“一带一路”战略的最终实现和长期、稳定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法治化,不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提升国际规则话语权的需要,目标是构建一个以国际贸易规则、投资规则和争端解决规则为核心内容的、代表21世纪最新国际经济法发展成果的国际条约体系,从而必将对21世纪国际贸易法、投资法和国际金融法等现代国际法产生重要而积极的深远影响。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