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的建构/张文忠
论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的建构
——张文忠
按学科门类划分的知识适用于研究类职业,对技术类职业并不适用。建构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既有利于职业知识的传授,也有利于学生掌握职业知识,提升职业技能,适应今后的职业工作。
一、现行技术类职业知识传授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现行技术类职业知识传授存在的问题。
面向研究类职业设置专业的普通本科院校,承担培养研究类职业人才的重任,现行教材、课程是适应的,也取得了较好成效。面向技术类职业设置专业的高等中等院校,承担培养技术类职业人才的重任,但现行技术类职业知识传授不适应培养技术类职业人才的需要,难以培养出高规格高质量的技术类职业人才。现行技术类职业知识传授存在如下问题。
1、教材内容不适用。技术类职业教材内容本应体现职业活动的过程性特点,注重编排程序性知识。但目前的技术类职业教材内容达不到这一要求,大多套用学科性教材。学科性教材内容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对面向技术类职业设置专业的高等中等院校并不适用。
2、课程内容不适用。传授技术类职业知识的课程内容本应体现职业活动的过程性特点,注重讲授程序性知识。但目前的技术类职业课程内容达不到这一要求,大多套用学科性课程的内容。学科性课程内容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对面向技术类职业设置专业的高等中等院校并不适用。
3、实践训练达不到目标要求。实践训练是技术类职业知识传授的关键环节之一,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实践训练课程开设不足,实践训练达不到目标要求。
4、学生程序性思维方式的培养做得不够。面向技术类职业设置专业的高等中等院校,本应注重学生程序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但现实中套用学科性教材、课程的内容,学生的理论性思维方式培养有余而程序性思维方式培养做得不够。学生理论性思维方式的培养适合于普通本科院校,对面向技术类职业设置专业的高等中等院校并不适合。
(二)现行技术类职业知识传授存在问题的原因。
现行技术类职业知识传授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无法按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编著适用的教材内容,无法按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讲授适用的课程内容,无法按适用的教材及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程序性思维方式。人类已有的知识,主要是学科性知识,从人类知识的形成过程看,学科性知识很早就开始出现,但技术类职业知识的出现晚的多。学科性知识并不能直接转换为技术类职业知识,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的建构需要对已有的人类知识进行梳理、集成,需要从职业实践中总结提炼知识,使每个门类的技术类职业知识能基本满足学生今后从事该类职业工作的需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技术类职业知识门类,有待于探索建构。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