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张喜亮(2)
  一些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中的党员干部,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地理解为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片面地理解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的“社会主义”给舍弃了,自觉不自觉地把西方或说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当作行为准则。有的大谈所谓的国企党建“特殊论”,把党建部门变成“养老”、“安置”的地方。有的企业班子长期不团结,有的党委会七、八年都是临时的机构,多年不研究党风廉政建设,把来自各方面的举报信束之高阁、不予立案。这些现象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意识,完全把党的工作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由于长期不过组织生活,在思想深处对党的组织意识淡漠,甚至鄙视党组织的存在,一些经营管理者中的党员干部个人私欲无限膨胀,认为党组织限制了权利抑制了效率,严重干涉了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的要务,有的国有企业负责人把国有资产当成了“唐僧肉”,搞关联交易、输送利益,吃里扒外、损公肥私。有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中的党员干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坚决,执行中央精神不到位,有的干脆顶着干,在并购项目中,公然违抗上级批示,造成巨大损失风险。对于这些问题,群众反映强烈,因为他们自己是企业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则文过饰非甚至无人问津。有的国企经营管理者中的党员干部包括一些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他们还身兼党委书记或副书记,却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教育实践中,依然我行我素,他们心里根本没有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意识。他们的行为严重地危害党的执政经济基础。
  三、国有企业党支部书记和支部工作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是党支部工作,党支部书记是关键。为了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情况,我们在国有企业三级公司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支部书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
  当前党支部书记队伍年龄老化现象较为普遍。一些企业视支部书记为照顾性安置性岗位,上级单位的一些身体弱、资历老、近退休的同志下派当基层支部书记情况,有些企业将经营管理能力弱的老同志安排在党支部书记岗位,削弱了支部工作,破坏支部书记选举任职的制度。参加调查的3370个专职党支部书记中,年龄在50岁以上的比例为46.8%,35岁以下的比例仅为6.2%。支部书记的出口不畅,流动比较难。优秀的专兼职党支部书记,晋升渠道不畅,纵向晋升受指数限制,横向交流受“专业”影响。有25.3%的人员认为,党支部书记岗位任职资格虽有原则性要求,任职“门槛低”、简单地学点支部业务知识、熟悉熟悉工作程序就可以了。支部书记岗位说起来重要,支部工作没少干,得到认可的却不多。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