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辖区执业之规定的理解和检讨及反思(Ca) —— 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88条第2项/曹纳新(江苏无锡)(6)
因此,以农村的乡镇或者城市的街道的行政区划为单位设立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聘用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作为诉讼代理人时,根据《法释〔2015〕5号民诉解释》第88条第2项规定中“当事人一方位于本辖区内”的规定,其代理执业权源仅限诉讼主体是位于该乡镇或者城市街道的空间行政区划内的一方当事人,具体情形如下:
① 诉讼代理人的委托方,位于乡镇或街道的行政区划内,无论其他各方当事人是否位于行政区划内;
② 诉讼代理人的委托方的相对方,位于乡镇或街道的行政区划内,即,无论委托方是否与相对方位于同一行政区划内;
③ 基层法律服务机构所在的行政区划内,对诉讼具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或者共同诉讼人之一,该服务机构聘用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成为该诉讼中的其本人或者其他各方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即,第三人或者共同诉讼人之一,可以是诉讼代理人的委托方,也可以是非委托方。
上述情形,笔者称之为“辖区空间管辖”,即是指当事人一方的空间方位位于某乡镇或街道的行政管理区划内时,该行政区划内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聘用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享有诉讼代理执业权。其与“属地管辖”和“属人管辖”具有本质的区别。
“属人管辖”是指凡是住所地在乡镇或者城市街道的行政区划内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社会团体等等民事主体,以及发生民事诉讼时身处非住所地行政区划内的自然人,受该乡镇或者街道的司法所负责指导和监督的基层法律服务机构聘用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受托成为诉讼代理人;但是,“辖区空间管辖”,不仅包括“属人管辖”,还包括在行政区划内的不具有户籍登记或者经常居住意识的自然人,如,探亲访友和出差旅游等具有暂住性质的自然人、以及公民就医住院和连续居住不满一年等自然人。
而“属地管辖”,是在该行政区划内发生的法律事实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或者变更,该区划内受该乡镇或者街道的司法所负责指导和监督的基层法律服务服务机构聘用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可以受托成为诉讼代理人。其与“辖区空间管辖”的区别,在于,基于行政区划内的法律事实导致法律关系的产生、消灭或变更的,该行政区划内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不能因此接受非行政区划内的当事人委托成为诉讼代理人履行执业权。
在“属人管辖”中,注重的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社会团体等民事主体,需要以具有如户籍、居住证、登记或者注册等书面的登记记录为依据;在“属地管辖”中,则在于法律事实发生在行政区划内。而“辖区空间管辖”关注的是诉讼一方当事人一定期间内是否曾经与作为诉讼代理人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位于同一行政区划内。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