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民族法制和民族关系/王忠平(12)
四是民族法制的宣传教育不够,不能适应建设团结、互助、友爱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个总体目标的要求。促进民族关系的健康发展和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目标和愿望,也不仅仅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作,而是全国各族人民的目标和愿望,是全国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内容之一。良好的民族关系和各民族的共同进步不仅仅对少数民族有益,对全国各族人民包括汉族、对整个中华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目前对民族法制的重视和宣传普及往往局限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局限于对少数民族的宣传和教育。民族法律法规成了少数民族的法律法规。这种状况已经不能适应发展民族关系的需要。
四、建设和完善我国民族法制的思路
我国民族法制建设经过几代人尤其是改革开放这二十来年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有很多方面不完备,必须加以完善,使其健全起来,以适应新时期发展民族关系的需要,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当前民族法制建设的重点(或主要内容)就是要针对民族法制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和缺陷加以改进和完善。
首先要加强民族立法工作,包括对已有的民族法规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做到有法可依。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加快立法进程,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并举,成熟一个制定一个,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搞,然后再形成全国性的法律。目前重点应该放在制定迫切需要的全国性的《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法》和五大自治区的自治条例以及适应促进民族地区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经济法律法规;一是对已不能很好适用于新时期的已有法律法规进行及时修改和补充,当前最迫切的是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和完善。
其次是要建立和完善民族法制监督机制。有有效的监督机制才能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手段的效用,包括“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以及“舆论监督”等。这样才可以充分保证法律被切实遵守、违法行为得到纠正。
第三是要重视和发展民族法学的研究。法学与法现象是相互作用的,民族法学是对我国民族法制建设和实践形成的经验总结,是对我国民族法制发展规律的科学抽象。完善的、相对成熟的科学的民族法学可以有效推动和指导我国的民族立法、守法和司法以及民族法教育与普及等。当前重点就是要完善民族法学基础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和扩展、现实的民族关系中的法律问题和具有实践价值的对策的选题等。
第四是要加强民族法制的宣传和教育,强化人们的民族法制意识。法制建设的加强必须确保法律的遵循,而法律的遵循有赖于人们法律意识的强化。我国县级行政单位几乎都有少数民族居住,可以说民族关系无所不在。要使人们普遍树立这样的观念:民族关系的状况不仅涉及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并且民族关系随时都可能发生在你的身边;民族法作为国家的法律,和国家的其他法一样,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都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因而,每个公民都有义务自觉地、切实地加以遵守。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宣传工作,宣传民族法的地位、内容和特征。应该把民族法的宣传列入国家的法制宣传计划之中,特别是要重视对青少年的宣传和教育,因为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法制观念的强弱将对未来的民族关系产生长远的影响。


总共13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