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法院民事执行的司法性与实际操作/蔡武(15)
6、被执行人失信信息公开与共享
(1)、《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意见》:
a失信信息公开;b纳入政府政务公开;c信用信息共享;d共享体制机制建设
(2)、《关于建立快速查询信息共享及网络执行查控协作工作机制的意见》:
a信息共享。最高人民法院与公安部共享执行案件信息、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及司法审判信息;
b查询反馈。公安部协助人民法院查询反馈被执行人身份信息、被执行人出入境证件及出入境信息、被诉讼保全被告的出入境证件信息以及被诉讼保全被告、被执行人的车辆登记信息等;
c限制出境。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限制被执行人出境;
d查控车辆。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查找、冻结车辆;
e查找被执行人。公安机关协助人民法院查找下落不明的被执行人。
7、禁止失信被执行人上高速(部分法院创新措施)
2015年1月,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重庆高速执法一支队在重庆市高速路部分主线收费站严查“老赖”,“老赖”们的车辆只要行驶上了高速,就将被现场扣留,由高速执法移交法院处理。
现在有些地方高速公路收费处在车辆路过交费时会显示并播报该车辆被查封的信息,我有一熟人借了朋友一辆车去接生意伙伴就碰到过,当时场景非常尴尬。
8、禁止失信被执行人驾驶小型汽车(部分法院措施)
2016年3月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发出一张限制高消费令,首次将被执行人驾驶小型汽车纳入高消费行为限制范围。
针对失信被执行人的各种限制措施,已经织成了一张大网。各个部门通过紧密的联合和丰富的执行手段,更加有力的打击“老赖”躲避执行、规避执行的行为。 国家仍将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对失信被执行人的限制领域和惩戒措施,“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全方位联合惩戒的局面将更加完善,使失信者无处遁形。
六、民事执行中应注意的几个实务问题
(一)执行中的担保问题
执行担保,是指在执行中,被执行人确有暂时困难,缺乏偿付能力时,为了保证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得以实现,其本人或第三人(即担保人)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并经申请执行人同意,而暂缓执行的一种制度。
加强执行中的担保,成为缓解执行难的一种有效方法。它既可以使执行个案从“死案”变活案,也可以让被执行人得到缓和的机会。既能化解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矛盾,促成和解协议的达成,又对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当地稳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总共23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