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试析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王克先
试析行政诉讼起诉期限
王克先 吕凯利 浙江新时代律师事务所
[内容提要]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指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限,超过期限,即丧失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具体可分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后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行政诉讼、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提起行政诉讼、对行政协议提起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固定的,没有中断、中止的规定,除非有正当事由,并由人民法院决定,才可对被耽误的期限扣除或延长。
[关键词]试析 行政诉讼 起诉期限
一、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概念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是指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限,超过期限,即丧失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二、我国行政诉讼起诉期限的演变
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对1989年4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行政诉讼法(旧《行政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改。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新《行政诉讼法》)自2015年5月1日起施行。
1、新《行政诉讼法》在起诉期限上进行了延长,由原来的三个月延长至六个月,并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十二条最长起诉期限的内容引入了新《行政诉讼法》。
旧《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00年《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十二条规定, ……对涉及不动产的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20年、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从作出之日起超过5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新《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2015年《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规定了行政不作为的起诉期限。
新旧《行政诉讼法》和2000年《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均未直接规定行政不作为的起诉期限。司法实践中,由于有些行政不作为始终处于延续状态,难以确定起诉期限的计算起点。


总共4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