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案例指导制度有关问题的简要探讨/孟琳
对案例指导制度有关问题的简要探讨
作者:孟琳
【内容提要】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案例指导制度,是解决统一司法尺度,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方法,对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行为、提高法官业务素质、提高司法效率、有利于法律的稳定性和司法的灵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案例指导制度的概念和意义入手,归纳了案例指导制度的特点,认为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不同于普通法上的判例法,也表不同于过去的参考性案例,而是将案例上升到能够‘指导’以后法院审判工作的地位。并试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的内容,从指导性案例的效力、选择标准和程序、发布主体和方式、援引适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全文约8950字。
最高人民法院在《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在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指导下级法院审判工作、丰富和发展法学理论方面的作用。”(1)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案例指导制度,是解决统一司法尺度,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方法,对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行为、提高法官业务素质、提高司法效率、有利于法律的稳定性和司法的灵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我国建立和完善的案例指导制度,不同于普通法上的判例法,本文试对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案例指导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以求抛砖引玉。
一、 案例指导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关于案例指导制度的概念,目前尚无一个准确、统一的的概念。笔者以为,根据《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中的精神,案例指导制度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和程序,选择法官已审理的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予以公布,为本院和下级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提供指导的制度。
笔者以为,案例指导制度是充分挖掘和利用法官处理相同或相关案件的经验结晶,总结审判经验并利用审判经验指导审判工作的重要方法,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一)案例指导制度有利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行为。
成功的案例本身就是一个好的样板。对于法官处理同类或相似案件,不仅可以提供重要参考,而且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在法官素质相对实际需要尚存有差距的情况下,通过建立和完善案例指导制度,可以将成功的法官办案经验及艺术总结下来,为审判实践提供范例,规范法官自由裁量行为。案例指导制度的核心在于规范法官自由裁量行为,统一司法尺度,保障司法公正,维护公平正义。建立案例指导制度,可以统一法律适用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行为,避免法官在审理同类案件时做出差异过大的判决,达到同样案情有大致相同的处理结果,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