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浅谈警务保障与“四项建设”的辩证关系/龚福业(2)
(三)警务保障在“四项建设”中,是现代警务机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解决日益增长的安全需求和有限警务资源之间矛盾带来的问题和压力,宁河分局党委针对基础条件差、警力不足的现实情况,积极构建以警务保障为基础的现代警务机制,通过科学把握警务保障的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把资源的投入首先用在与公安战斗力息息相关的技侦、通讯、电脑等科技装备投入上。近年来投资870余万元,为刑侦支队购买了技侦车;为交警支队购置了现场勘察车、雷达测速仪;为基层所队购置更新了一批警用车辆;还购买了200多台电脑。先后投入400余万元,完善了覆盖城区和全县主要道路出入口的视频监控系统,安装了覆盖县城区主要街道复杂地段和重点部门的视频监控点278个。特别是加强110指挥中心建设,加大了扁平化指挥和网格化布警的装备投入,建立了覆盖全县的350兆无线对讲系统,实现了多警种点对点扁平化指挥,打牢了以110为龙头的治安防控基础体系。分局警务保障工作,为整体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持,有效的提升了社会面防控实效,分局连续9年达到了“命案必破”的总体要求。可见,警务保障机制是现代警务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总体框架中最为基础的机制。它牵动全局、辐射各方,融合于各个机制的运行中,体现了警务保障服务公安实战的职能,对于其他机制的正常运转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和辅助作用。
二、警务保障在“四项建设”中的表现特征
警务保障在“四项建设”中应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理念、手段为依托,成为公安机关赖以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综合服务系统,应具有以下表现特征:
(一)规范化。警务保障要探索建立符合现代警务工作规律的装备管理、资产管理等管理机制,各单位要设立主管装备的领导,配备专(兼)职装备管理员,建立资产、装备管理账目,应设装备专用库房或专用装备柜。分门别类、整齐划一、序列清楚、一目了然。要建立健全出、入库制度;审批原则;借、还手续;保养规定,使警务保障更加有力,发挥更大的效能。
(二)标准化。在财务、装备、基建等各方面,遵循国家有关规定,从公安工作实际出发,制定统一标准,并依据标准实施,严格管理。特别是根据公安部、市局装备配备的总体框架,突出以反恐防爆、刑事技术、单警防护、信息化建设、基层基础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新技术装备,将科技强警工作落到实处。
(三)社会化。警务保障社会化是把警务保障部门的民警从非警务岗位解放出来、提高警务效能的必由之路。要针对警务保障部门实际,精确分析非警务岗位现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按照公安部和市局党委做强基层、作精机关的要求,把警务保障部门的警力转化为战斗力,使警务保障由封闭性向开放性,由自我保障向社会保障转变。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