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实践与思考/龚福业(2)
首先,注重社会矛盾的源头预防。在群众工作中,从源头上减少矛盾、钝化矛盾、化解矛盾是根本之道。无论是产业发展、招商引资,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坚持群众利益优先,最大限度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从源头上尽最大努力减少不和谐因素。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进行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对辖区群众反映的焦点、热点问题和各类不稳定因素实行属地乡镇党委政府责任包保,由基层组织和相关主管部门落实解决措施。对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属地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要到现场接待群众,研究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平息事态,做到不积累、不激化、不蔓延、不升级。宁河分局还以村、社区为单位开展民众自调。村、社区确定专人在驻村、社区民警的指导下负责各类矛盾纠纷情报信息的收集、邻里纠纷调处、社会矛盾的化解、法律宣传等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以爱民实践大走访活动为契机开展走访促调,建立走访长效机制,坚持开展 “开门接访、主动约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活动,进一步密切警民鱼水关系。
其次,注重群众关注问题的源头治理。一是加强预防和整治社会治安问题。将可防性案件纳入综治考核“一票否决”项目,发动党政力量,推动平安建设。例如,对赌博游戏机、黑网吧等突出问题,由综治部门牵头,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协作联动,合力整治。对各类行业场所,工商、税务、劳动、卫生、交通等部门严把准入关,严格资质审查。摒弃重发证、轻管理的倾向,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对无证、非法经营的,依法严处,必要时予以取缔。对出租房屋管理,要求房产、工商、土地、物价、税务等部门履职尽责,协同运作,真正把出租房屋管起来。二是注重重点人员的帮教。有效管理帮教各类重点人员,是当前群众工作的紧迫任务。如对违法的未成年人,纳入社区帮教。乡镇街道等基层组织建立社区戒毒工作专门机构,安排社区戒毒专项经费,加强对吸毒人员的帮教治疗。对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卫生等部门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落实治疗经费,强化监护措施。对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着力解决他们的就业和生计问题。三是注重公共安全的管理。全力维护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严格落实“护校安园”的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全县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社会化管理体系,把交通、消防安全教育纳入企事业职工教育、考核范围。明确和细化安监、工商、交通、市容等部门的管理职责。对养犬管理工作,明确城管、畜牧、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前端管理职责。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