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失物制度研究/蒋拯(35)
32.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英]休谟:《人性论》(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34.[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30.Henry R. cheeseman, “Business Law:”, Prentice Hall,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92.
31.[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年版。
32.[美]J.R.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33.[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论文类: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员干部学习十六大报告讲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陈华彬:“遗失物拾得的若干问题”,《法学研究》1992年第2期。
3.陈霞等:“遗失物归路在何方”,《法制日报》,1997年6月5日,第七版。
4.黄少安等:“悬赏广告的法经济学分析”,《民商法学》2002年第9期。
5.刘作翔:“法律社会中的权力与权利定位”,《法学研究》第18卷第4期。
6.张炳生:“遗失物拾得研究”,载《法律科学》,1999年第1期。
7.王利明:“遗失物的所有权归属及返还问题”,《民商法研究》(第三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张云平、刘凯湘:《所有权的人性根据》摘自北大法律信息网。
9.张学军、李江敏:“论遗失物之拾得”,《山西大学学报》1997年第二期。
10.陈兴良:“非法占有他人遗忘在特定场所之财物的定性”,《法学前沿》(第一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1.高飞:“遗失物拾得制度研究”,吴汉东主编:《私法研究》(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版。
12.张晓军:“论在我国民事立法上确立遗失物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法学家》1998年第6期。
总共3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