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劳动合同概论/魏大明(15)
5、用合作(合伙)或投资理论解释劳动合同的可能性探讨
劳动合同有近似于现有法律规定的合伙协议,公司的组建者或投资者出资出力,劳动者或员工出劳动力,他们共同(合伙)组成了公司,并以集体的名义开展经营活动。如果能将人力资源,即劳动力作为一种资源或财富,可以作为投资协议进行理解。事实上这两种关系,也能在现在法律中找到影子。合伙企业法中有以劳务或劳动作为出资的,以劳动技能作为合伙或出资的。
员工是法人的有机组织部分,且劳动合同归结于合作关系的话,这就为员工成为公司的主人翁和参与公司的管理,实现公司内部的民主和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
6、简化关系,回归本源
拿公司来讲,现有法律似乎在确立法人制度后,随公司的成立,劳动合同的订立,形成了一个三主体鼎立之情形。股东一方,公司法人一方,劳动者一方。促成了现在社会上普遍的对三者关系观点的形成:公司属于老板即投资者的;劳动者受雇公司,是打工仔;投资者或股东与劳动者没有任何直接的法律关系;公司飘飘然,成为了一个物,即凌驾于员工之上,却又完全俯服于老板或设立者。老板或设立者与员工(劳动者)隔着企业这个屏打太极。而劳动合同法又将股东(设立者)强行拉入到了劳动者的行列,反过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又受公司的指挥或控制,实现了一个逆向大循环。
笔者建议去掉公司主个遮遮掩掩的屏风,使藏在后面的设立者或实际控制人露出头来,直接与普通员工建立法律关系,同时丢掉同样名不符实的设立者与公司签订劳动的形式,回归本源。
七、股东(设立者)、公司、员工(劳动者)三者关系图解
1、 从权力或控制的角度来图解股东、公司、员工的关系,在现有的主体资格和劳动合同法框架下如下图:




控制 管理




控制 管理



他们是垂直的,直接的控制管理关系,虽然说公司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名义上是平等的民事主体,至少在员工进入公司后,公司就在员工眼中消失了,他们每天面对的都是具体的管理人员,管理他们的也是实实在在的管理人员,但股东或设立者却是自己管理自己。公司在那里?可能身在公司里工作的所有员工都说不清道不明。但从现有法律规定来看,股东(公司设立者)和员工隔着一个人为的公司概念,没有任何直接的法律关系。
不过劳动合同法又强行地将企业的设立者或股东,纳入到了劳动者行列,按法律的说法,这个劳动者又受公司的管理和指挥了。


总共16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