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操作流程的40个环节简述/焦保宏(12)
目前PPP项目中重运营的行业包括:垃圾污水处理、城镇供水、供暖、供气、公路环境综合整治、文化旅游、社会事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农业水利通信及大数据行业等。轻运营的行业包括道路、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住房、地下管网改造、公共停车场等。
实践中,PPP项目的运营成本占项目总投资比重较轻,导致社会资本方“重建设轻运营”。财政部《关于公布第四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名单的通知》引导PPP模式的重心转向运营。
36、政府付费
在运营过程中,可行性缺口补贴和政府付费的PPP项目均涉及到政府支付义务,财政部门应结合中长期财政规划统筹考虑,纳入同级政府预算,按照预算管理相关规定执行。
确定政府付费模式的付费依据通常包括:按可用性付费(比如满足通行的道路)、按使用量付费(比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量)、按绩效付费(比如提供基层医疗服务的绩效指标等)。
在进行物有所值评价及政府财承论证过程中,就需要充分考虑政府付费的方式及标准。按照财办金〔2017〕92号文的规定,政府付费或可行性缺口补助的项目在合作期内应当连续、平滑支付,不能导致某一时期内财政支出压力激增。
政府往往不愿意承担风险、地方财政又不足以支付或补贴,而作为社会资本既担心政府违约、又担心收益得不到最低保障,在此情况下,基于风险分担原则设置合理的回报机制就显得非常必要(这需要在设计项目实施方案时考虑),比如:通过约定项目唯一性条款(不竞争条款)、超额收益的分配机制,就可以保证社会资本在低迷情况下获得补偿,在正常情况下获得约定收益,在超额情况下与政府进行收益分成、防止暴利。
37、中期评估
中期评估是指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正在运行的特许经营项目进行的阶段性总结,旨在客观评价项目的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财金[2014]113号文要求,项目实施机构应每3-5年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重点分析项目运行状况和项目合同的合规性、适应性和合理性;及时评估已发现问题的风险,制订应对措施,并报财政部门(PPP中心)备案。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项目履行行政监管职责,重点关注公共产品和服务质量、价格和收费机制、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劳动者权益等。社会公众及项目利益相关方发现项目存在违法、违约情形或公共产品和服务不达标准的,可向政府职能部门提请监督检查。
38、性能测试
总共1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