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操作流程的40个环节简述/焦保宏(13)
在PPP项目移交前,需要对项目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并对项目状况能否达到合同约定的移交条件和标准进行测试。实践中,评估和测试工作由政府方委托的独立专家或者政府方和项目公司共同组成的移交工作组负责。
项目移交工作组应严格按照性能测试方案和移交标准对移交资产进行性能测试。经评估和测试,如果项目状况不符合约定的移交条件和标准的,政府方有权提取移交维修保函,并要求项目公司对项目设施进行相应的恢复性修理、更新重置,以确保PPP项目在移交时满足约定的要求。
39、争议解决
在项目运营及移交过程中如果发生争议,将进入争议解决程序,但争议不得影响项目运营。PPP项目合同按照最高院司法解释规定,属于民事诉讼或仲裁范畴,但特许经营协议仍属于行政诉讼范畴。如果争议引发PPP合同提前终止,一般来讲,在项目公司违约导致项目终止的情况下,政府不负有回购义务,而是享有回购选择权,但对于一些涉及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项目,需要在合同中约定,即使在项目公司违约情况下政府仍有回购义务。
在PPP项目合作期限内,如出现重大违约或者不可抗力导致项目运营持续恶化,危及公共安全或重大公共利益时,政府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必要时可指定项目实施机构等临时接管项目,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直至项目恢复正常运营。不能恢复正常运营的,要提前终止,并按PPP合同约定妥善做好后续工作。
现行地方立法大多规定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范围内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临时接管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市、县人民政府市政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受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具有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权的临时接管。
40、项目移交
正常情况下,项目移交代表着一个PPP项目生命周期的结束。通常可以设置PPP项目合作期满前的12-36个月为移交过渡期,政府方和项目公司应共同成立移交委员会,双方各委派3名代表。
项目移交时,由项目实施机构或政府指定的其他机构代表政府收回项目合同约定的项目资产。项目合同中应明确约定移交形式、补偿方式、移交内容和移交标准。目前,我国PPP项目通常采用到期无偿移交的方式。
项目移交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移交准备、性能测试、资产交割和绩效评价。PPP项目在移交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如何保证社会资本移交的设施完好,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合同中进行准确、详细的描述。
总共1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