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PPP项目操作流程的40个环节简述/焦保宏(4)
10、实施方案批复
PPP项目实施方案审查目前尚无特定部门,根据发改委《工作导则》(发改投资【2016】2231号)规定,鼓励地方政府建立PPP项目实施方案联审机制,按照“多评合一、统一评审”的要求,由发展改革部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牵头,会同项目涉及的财政、规划、国土、价格、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审计、法制等等政府部门,对PPP项目实施方案进行联合评审。必要时,可先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评议,或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出具评估意见,再进行联合评审。
一般性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PPP项目实施专章,可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一并审查。
11、监管架构
实施方案批复之后,就正式具备了PPP选择社会资本的条件了,这个时候需要确认一下监管架构,监管架构主要包括授权关系和监管方式。授权关系主要是政府对项目实施机构的授权,以及政府直接或通过项目实施机构对社会资本的授权;监管方式主要包括履约管理、行政监管和公众监督等。
还要确认政府的出资方代表,出资方代表通常可以是政府部门授权的机构、政府平台公司及国有企业,但出资代表需要履行股东权利及义务,还需要派遣相关人员在项目公司任职,所以政府部门直接作为出资代表是不合适的。
政府方出资代表出资视为财政支出,政府出资代表的主要职责是:1.与中标社会资本方组建项目公司;2.根据股权比例出资;3.监督项目公司资金、建设、运营维护;4.代表政府方行使表决权。
12、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不是发改委流程中要求的,而是在有些项目中有可能会这样来做,就是当政府委托做设计的时候,一起编初步设计文件。传统项目施工招标清单报价居多,工程量必须明确,而在PPP项目采购中,采购文件中社会资本报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投资总额,根据投资总额和回收年限折现率确定每年的资本性付费数额;其二为运营付费数额。在采购公告之前,一般项目仅有根据可研得出的估算投资额,根据估算的投资总额由社会资本进行报价,确定社会资本的回报利润率,待项目完成采购再进行初设确定准确投资额。
为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可由政府方委托编制预算承担费用,待项目公司成立后和其他前期费用一并列入项目公司成本。
13、市场测试
有的PPP项目并不确定一定能够招到社会资本方,那就有必要在实施方案批复之后,发起一次市场测试和政府的推介会,以了解市场需求,提高PPP项目落地成功率。


总共1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