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中的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楼杰科(8)
加强对罪犯的教育改造,特别要重视“三课”教育。加强对罪犯进行素质教育,这要求对罪犯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文化修养、职业技能、心理人格、行为习惯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最终使罪犯成为具有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具备一定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心理健康、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公民。改变由原来一味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并重。并且以文化教育为基础,同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因此,首先要求具有必备的硬件设施,比如、场地、图书馆,以及现代化的设施如电脑等等。其次要求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和落实。再次要求建立一个统一的教育大纲,对罪犯素质教育的内容、要求、标准、课时等作出系统、明确的规定,同时借鉴国民教育体系,设立不同的课程,全面开展基础文化教育以及职业技术教育。最后规定统一的考核制度,从罪犯素质,教师业务,办学水平三个方面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审。
在监狱的上级管理机关中建立一个专门对其下属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进行考核监督的部门。通过该机构的设立,使监狱当局逐步重视教育改造工作,尤其是使刑罚执行者转变重劳动的观念。通过该机构的具体运行,使监狱当局更加具体有效的实施有关教育改造的法律和政策,不使这些法律或政策成为纸上谈兵的无用之文。建立刑满释放人员信息追踪制度,经过长期的信息追踪、统计,建立信息档案,以此作为教育改造是否实现刑罚目的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指导以后的教育改造工作。
提高监狱教育改造的开放程度,实现教育改造工作的社会化。一方面监狱必须在教育改造中引进社会力量,利用社会力量对罪犯实施教育改造;另一方面也指监狱教育改造必须面对社会,需要适应社会形式,满足社会需求,实现社会的衔接,使刑满释放人员能够顺利回归社会。比如,职业技术教育中就要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需要哪些职业人才就开展哪些技术培训。所以,可以多请社会人员来监狱讲课,同时也对罪犯进行社会形势教育。国家也可以鼓励社会志愿者对罪犯进行社会帮教。
综上所述,在现代刑罚目的的指引下,为实现这些目的就必须运用正确的方法手段,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作为实现目的的手段,对其利用必须实现最大效果。因此就必须重视以教育改造为中心,以劳动改造为基础的刑罚改造体系,实现改造人,教育人,并最终实现使罪犯回归社会不致再犯罪的目的。而在监企合一的现实下,劳动作为创造物质财富手段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教育则屈居其下。根本上这是违背现代刑罚目的要求的,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塑。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