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轻伤害案件的诉讼成本效益分析及应对措施/郑锴(2)
要分析刑事诉讼效益,就必然涉及到刑事诉讼效益的结构。笔者认为,刑事诉讼效益结构包括诉讼成本和犯罪成本,体现为这二者的比例,即:
犯罪成本(Y)
刑事诉讼效益(X)=————————
诉讼成本(Z)
诉讼成本(Z)是指处理每件刑事案件所平均耗费的司法资源,它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即:
Z=司法人员的个案劳动力投入+办公设备个案损耗+办公经费个案投入
而:
个案劳动力投入=司法人员日平均工资×个案平均工作日
设备个案损耗=办公设备价格×个案平均工作日/平均使用年限(用日表示)
经费的个案投入=年办公经费/年工作日×个案平均工作日
那么,该公式又可以演变为:
Z=[司法人员日平均工资+办公设备价格/平均使用年限(用日表示)+ 年办公经费/年工作日] ×个案平均工作日
为表示方便,不妨将[司法人员日平均工资+办公设备价格/平均使用年限(用日表示)+ 年办公经费/年工作日]设为A,即Z=Aⅹ个案平均工作日。
由此可以看出,只有不断提高办案人员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对办公设备的维护,才能降低诉讼成本,使诉讼效益得以增长。
犯罪成本(Y)是指行为人实行犯罪所付出的代价和承担的风险,其值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发案侦破率+正确惩罚率 ②
Y=———————————————
逃脱惩罚率+错案率+再犯率
从该公式可以看出,只有加强侦破和追诉、审判力量,提高惩罚、改造的效果,才能提高行为人的犯罪成本从而使刑事诉讼效益得以提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分析不可能将所有影响诉讼效益的情况考虑进去,只能将比较主要和关键因素加以分析,而将其他情况概括到诉讼效益的整体评价中去。

轻伤害案件的特点及成本效益分析
轻伤害案件是指在故意伤害犯罪中,行为人采取暴力方法致使被害人“组织、器官结构一定程度的损害或部分功能障碍,尚未构成重伤又不属轻微伤害的损伤。”③的案件。笔者拟以朝阳区检察院起诉处2001-2003年办理的轻伤害案件为基础,对轻伤害案件的特点及成本效益进行简要分析。
2001-2003年朝阳区检察院共收故意伤害案1838件,占全年收案总数7300件25.2%,其中轻伤害案件971件,占总收案数的13.3%。在这些轻伤害案件中,共审查起诉轻伤害案件885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871件;从判决结果来看,有343件被告人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335件被告人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宣告缓刑;87件被告人被判处拘役;88件被告人被判处拘役并宣告缓刑,也就是说,有47.8%的轻伤害案件被宣告缓刑。④结合具体案情,轻伤害案件有如下特点:


总共7页     [1]   2   [3]   [4]   [5]   [6]   [7]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