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环境法存在何以可能/岳林(3)
(二)环境问题的对处方面的困难
台湾学者叶俊荣,从行政对其它行政管理领域的比较中,较为全面地概括人类在采取措施对处环境问题时,该问题表现出的四项特点:
1.是“科技关联性”,叶教授认为,环境行政往往涉及浓厚的科技关联导致决策风险的提高。在时间的压力与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不能行为或不行为,由于咨讯的欠缺,决策的对错都是很难判断的。事后也难验证。因此形成了所谓“决策于未知之中”的情形。他也指出,科技背景的因素也容易造成决策者力求慎重而不敢负责任,从而发生拖延决策的现象。此在科技背景的牵扯下,环境主管机关对污染者的要求,往往必须在可行性或技术的现有上作出的举证,而对此最为清楚的污染者,却以逸待劳的质疑主管机关的管制措施,造成环境管制上行政主管机关占了推动科技发展的火车头。
2.“利益冲突”,叶教授认为,由于环境行政往往触及相当广泛的利益冲突,造成环境行政上数量空间的扩大,也容易导致验证困难与决策拖延等现象。此外,环境问题所涉及广泛的利益冲突,也与环境品质具有“公共”的性质,容易在交易过程中制造社会成本,以及误导资源有效使用的方向有关。
3.是“隔代平衡”,叶教授认为,环境行政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使用与配置,而由于现今通行的资源使用与配置的方法,有许多不可恢复或恢复困难的,因而造成这一代人作决策,而由下一代人承担后果的“隔代平衡”问题。由于隔代平衡问题的存在,在环境行政上容易衍生代表危机的发生,以及伦理意味浓厚的现象。而由于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强势影响作用,环境决策有时在资源使用后果预测控制上,则显得更为重要。
4.是“国际关联”,叶教授进一步分析认为,在国际关联的特点下,环境行政容易衍生外交,国防及国际势力介入,造成环境问题的复杂化。所以环境问题因应制定在考虑到国际格局时也必须做出相应的修正和调整。
从古至今环境问题都或隐或明的对人类做出回应,从近现代,环境污染问题由局部到整体,由国家到世界都成为一个普遍关注的问题,从污染严重到环境问题对处困难,无一不是人类当今的一大难题。环境问题的存在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困难性的冲突需要环境法理论去指导和解决。现有的环境法已经不足以解决现有问题。传统的观点也适应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技术的过度发展膨胀也造成人们当前思维混乱。如前所述多元利益的冲突导致多元矛盾的存在。人类现有思维空间与现有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需要思维空间差异日益增大,迫切需要新心理论进行指导。
二 环境法存在——应然性要求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