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对策及法理探析/徐凤林(2)
对策一、强化政治担当,聚焦重点难点,努力实现“深挖根治”年度目标
一要深刻认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进入承前启后、集中攻坚的关键时期,按照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的安排部署,准确把握专项斗争总体发展态势,紧盯“深挖根治”目标要求,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工程、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治理工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确保专项斗争承前启后、步步深入。二要坚持正面导向,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宣传专项斗争新战果,认真执行《吉林市群众举报黑恶势力犯罪奖励暂行办法》,鼓励揭发检举,弘扬社会正气,营造新一轮强大舆论氛围和声势。三要以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清理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党组织,强化对重点地区、行业、领域的日常监管,健全和落实市场准入、规范管理、重点监控机制,用好用足司法建议,强化社会风险防控,堵塞管理漏洞,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创造安全、公平、公正的良好营商环境。四要落实好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推进会精神,把这一重大政治任务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完成时限,细化任务分工,完善协作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强化五项措施(1、摸线索;2、打犯罪;3、挖保护伞;4、治源头;5、强组织),久久为功,持续用力,努力实现“深挖根治”年度目标。
对策二、强化打防并举,实现标本兼治,再掀扫黑除恶新一轮攻势
一要按照“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总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紧紧依靠群众,依法严惩、打早打小,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齐抓共管、源头治理,将扫黑除恶纳入平安建设考核体系,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强化问责追责,强力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长效化。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按照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十必查”要求,开展一次案件线索再排查、再摸底行动,围绕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群众反映强烈的部位和领域,对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进行一次大排查,提升线索核查效率,拓宽案源搜集反馈渠道,用专项斗争成效取信于民。三要以积案和线索清零为目标,紧盯重点线索,强化案件攻坚,把打击锋芒对准威胁政治安全、把持基层政权、利用家族宗教势力横行乡里、煽动村民闹事、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操纵经营黄赌毒、非法高利放贷、插手民间纠纷等违法犯罪活动,有黑必打、有腐必查、有伞必控,实现扫黑除恶斗争新突破。四要树立扫黑除恶“一盘棋”思想,统筹协调市监委、组织部、政法委等各成员单位力量,形成强大合力,建立联动融合的扫黑除恶工作格局。坚持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综合运用司法政策、司法建议、信息共享等机制,边扫边治边建,抓好三个结合(1、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2、打击犯罪与反腐“拍蝇”相结合;3、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为实现“深挖根治”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五要坚持“一案三查”(1、查办黑恶势力;2、追查黑恶势力背后“关系网”“保护伞”;3、倒查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监管责任)。按照“两个一律”要求,深挖涉恶积案,紧盯涉恶现案,加大督办案件侦办力度,全力缉捕犯罪嫌疑人,查清查透违法犯罪实事,一律深挖黑恶势力犯罪背后腐败问题,一律彻查黑恶势力犯罪“关系网”和“保护伞”,努力实现“扫黑必彻,除恶务尽”的预期工作目标。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