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当事人基于合同有效起诉,法院主动认定合同无效的处理/赫少华(3)

据此,因本案双方协议虽认定为无效,但属于“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情形,故杨金国要求将诉争股权过户至其名下的请求难以支持,但杨金国可依进一步查明事实所对应的股权数量请求公平分割相关委托投资利益。

3、合同无效,过错方的赔偿问题。

实务中,确定过错方承担责任的标准较为多样,法院裁量权空间较大,也意味着诉讼风险不易预测。

最高法院(2010)民提字第143号民事判决书认为,因无效合同给一方当事人所造成的损失,可能系多种原因所致,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须比较当事人之间的过错程度、致损的原因力大小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当事人之间的责任承担。

有观点认为,无效合同的过错方赔偿损失限于信赖利益,不包括合同有效情形下通过履行可以获得的利益。

其中,最高法院(2014)民一终字第277号于判决书中认定,确定合同无效是国家公权力对当事人意欲发生私法效果的根本否定,无效合同不应予以履行,故当事人预期通过履行合同可以获得的利益,为非法利益,不受法律保护。

最高法院民一庭意见:

合同无效后,若一方当事人对合同无效存在过错,且对方当事人因此遭受损失的,过错方应基于缔约过失行为向对方当事人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所赔偿的损失限于信赖利益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不包括在合同有效情形下通过履行可以获得的利益。

认定损失赔偿数额时,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形判断各项损失应否全额赔偿;若受害人也存在过错的,受害人应根据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最高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无效合同损失赔偿范围的界定》,载《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第40期。

五、合同无效与诉讼时效问题

有客户在网络上查询后,提出,合同无效,不受诉讼失效限制的说法。

确实,请求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为一种形成权,不受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制。只有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才有权确认合同是否有效。

当事人请求确认合同无效,不应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但并非涉合同无效的权益主张均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当事人关于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的请求权,因在性质上属于债权请求权范畴,理应受民法通则关于诉讼时效期间规定的限制,属于诉讼时效制度规制的范畴。

但如何计算起算点?可以参考文件如下-

1、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当事人主张因无效合同产生的返还财产、损害赔偿请求权应如何适用诉讼时效、保证期间等问题的处理意见》2004年12月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