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医务人员的法治思维培养与执业保护/王平(13)


患方提出的财产请求金额在3万元以上的医患纠纷往往较为疑难、复杂,仅靠医患双方难以形成一致认可的意见,此类纠纷一旦处理不当,容易激化医患矛盾,引发医患冲突,甚至造成恶性事件,影响正常的医疗秩序。


树立证据意识,让病历成为医患关系破冰之剑
张西云 2017-06-07
诸多医疗纠纷案例让我们清醒的意识到,医务人员不但要有治病救人的情怀,也要树立证据意识,为减少医患关系,保护自身权益做好防护。病历,则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身保护的首要屏障。

病历,是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是对患者问诊、查体、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护理之后进行的归纳、分析、整理而形成的记录文书。病历不但是日常医疗行为的凭据、医疗机构重要的档案资料,也是医学研究和医疗实验的参考文件。尤为重要的是,它是医疗纠纷案件的诉讼证据。
在所有医疗纠纷案件中,无论是原告方还是被告方,无论是医疗服务合同还是医疗侵权诉讼,病历都是诉讼各方当事人必举的证据。
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和实施手术,应取得患者书面同意。
医患纠纷发生后,应及时提供病历。发生医疗纠纷后,医疗机构应当向争议解决部门如卫计委、医调委和人民法院提供病历复印件,及时举证,便于早日解决纠纷。如果医疗机构怠于或者拒绝提供病历,在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医疗机构“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而推定过错。

一份未发出的重审裁定书
——湖南岳阳中院成功调解一起医患纠纷案纪实
□ 本报记者 禹爱民 本报通讯员 常 研

对医院而言,应允许一定范围内的风险。基于医生履行职务的现实需要、医疗行为发挥疗效的需要、医学发展的需要、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应当实行有限的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具体到司法实践中,我认为,法院要做到四个方面:正确界定诊疗行为,正确把握医疗机构的免责范围,正确把握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正确适用原因力理论。

在医患纠纷中,最大的症结是信任感的缺失。所以,调解的第一步就是逐渐建立双方对法院以及双方相互之间的信任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从情、理、法的角度出发,运用医患纠纷解决联动机制,化解纠纷。



上海市医患纠纷预防与调解办法
【颁布单位】上海市人民政府
【发文字号】令2013年第12号
【颁布时间】2014-1-11



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方案
完善警医联动机制。各级公安机关要对医疗机构的内部治安保卫工作加强指导。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与公安机关对接。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二级以上医院设立警务室,及时受理涉医报警求助,加强动态管控,积极配合做好维护医院秩序的各项工作。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指导医疗机构建立医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健全警医联动、联防联控机制,提高应急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能力。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