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试论新时代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特点与工作对策/徐凤林(2)
特点二:时代性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矛盾多元多样多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打造社会治理新格局是建设社会文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围绕全面依法治国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涵盖了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性质方向、根本保障、总路径、总任务、总布局等各个方面,为新时代依法治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指明了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方向路径。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新时代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建设美丽吉林的奋斗目标。如何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净化政治生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成为新时代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必须站在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新时代的坐标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握涉黑涉恶新动向,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把扫黑除恶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彻底铲除黑恶势力赖以滋生的土壤,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取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压倒性胜利。
特点三:系统性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要求,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提出打好“三大攻坚战”(脱贫攻坚、重大风险防控、环境整治),净化三个生态,即:政治生态(反腐败)、自然生态(环境污染防治)和社会生态(扫黑除恶、重大风险防控、脱贫攻坚),有效破解社会治理难题,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发生,平安中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实施“三大攻坚战”、建设平安中国大战略中的局部战术之一,具有极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指导思想明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明确,规定了各级党委政府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总体布局科学,方法步骤清晰,规定了三年总目标和年度阶段性目标(2018年,打击遏制。2019年,深挖根治。2020年,长效长治),谋划打好三仗(攻坚仗、治理仗、法律仗)采取的五项措施(1、摸线索;2、打犯罪;3、挖保护伞;4、治源头;5、强组织);强调搞好三个结合(1、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2、打击犯罪与反腐“拍蝇”相结合;3、扫黑除恶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做到两个一律(一律深挖黑恶势力案件背后腐败问题;一律对黑恶势力“保护伞”一查到底、绝不姑息);深入开展十必查和一案三查(1、查办黑恶势力;2、追查黑恶势力背后“关系网”“保护伞”;3、倒查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监管责任);提出线索排查“七有”(职责有分工、排查有清单、报送有流程、办理有时限、举报有反馈、一案三查有结论、线索留痕有台账)目标要求;提出了重点区域排查整治、行业领域综合治理的方式方法;规定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即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支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出台六个围绕(围绕政治站位、打击处理、深挖彻查、综合治理、组织建设、组织领导)重点督导内容;制定了线索举报如何保密和群众举报涉黑涉恶犯罪线索奖励实施办法。由此可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以往开展的“严打”整治斗争相比定位更高(上升至国家战略),范围更广泛(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手段更丰富(齐抓共管、综合治理),要求更明确(依法打击,坚决杜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运动化、工作指标化),系统性更凸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实施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次战略性实践。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