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未检工作成果概述及对策探析/徐凤林(2)
成果二:开展未检业务培训,未检工作“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
大力加强未检工作检察官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做好未检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聚焦实现未检工作专业化、规范化目标,深入开展未检工作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熟练掌握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优化未检专业知识结构,提升了检察官的政治素质、情感沟通能力和检察业务能力。加强人才库建设,培养专家型人才,提高了未检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让司法办案公正高效、规范文明。认真研究“捕、诉、监、防”一体化监督制约机制,自觉接受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保障涉案未成年人隐私,促进检务公开,推动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平衡发展。
成果三:助力创新社会治理,常态化社会帮扶体系不断完善
充分借助社会各界力量,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完善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协作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推进常态化社会帮扶体系建设,形成了全社会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公安、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的配合,形成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合力,拓展法律服务功能,提高检察监督水平。严格执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积极参与“法治进校园”创建平安校园活动,综合运用法律规范、道德教化、心理疏导手段,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加强以案释法,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健全未成年被害人关爱救助机制,优化办案方式方法,推行一站式询问制度,保护救济未成年被害人,避免因办案造成二次伤害。加强检察官授课技巧培训,打造过硬师资队伍,选派优秀检察官担任法制副校长,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宣传,为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未检工作对策探析
对策一:树立双向保护司法理念,做优做实未检工作
一要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能,树立“双向保护”司法理念,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恪守“少捕、慎诉、少监禁”原则,教育保护涉罪未成年人,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各类犯罪,减少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发生。二要坚持司法办案第一要务,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严格执行刑诉法和刑事诉讼规则的规定,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依法惩处严重暴力犯罪的未成年被告人,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统一,维护司法警示的权威性。三要做优刑事检察,强化刑事执行法律监督工作,督促监狱等部门加强对罪犯的思想教育,改造罪犯的同时教育罪犯,降低再犯罪率。四要设立未成年人专门法庭,采取“分别起诉”、“分别审理”、“分别宣判”审理模式,落实 “分案起诉”办案制度,保护未成年被告人合法权益,促其悔罪认罪,重拾生活信心,修复与社会和家庭的关系,实现无痕回归社会和家庭。五要建立帮教档案,落实案件承办人、未成年人和家人三方互动帮教措施,做好回访帮教工作。六要落实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严格封存未成年人犯罪档案,减轻未成年人重返校园和社会的心理负担,助其早日回归社会,正常升学、就业。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