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我国信访制度的沿革及新时代信访工作对策/徐凤林(2)
二、新时代信访工作对策
对策一:增强五个意识,构建新时代信访工作新格局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信访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目标,增强五个意识(1、大局意识;2、为民意识;3、创新意识;4、法治意识;5、责任意识),坚持六项原则(1、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2、标本兼治、预防和化解相结合原则;3、公开、便民原则;4、双向规范原则;5、依法依规按程序办理原则;6、不直接处理具体信访事项原则),突出三项重点(1、抓好制度建设;2、抓好积案化解;3、抓好信访队伍建设),完善六项制度(1、畅通信访渠道制度;2、信访事项提出制度;3、信访事项受理制度;4、信访事项办理制度;5、维护信访秩序制度;6、法律责任制度),严格遵守国家《信访条例》及地方信访工作行政法规,一手抓信访事项解决,一手抓源头性基础工作,依法、依政策、按程序办事,努力实现制度措施精准化,基础业务规范化,秩序维护法治化,部署推进一体化,队伍建设专业化。积极探索信访工作新机制,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新格局,打造畅通、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建立信访督查工作制度,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策二:强化综合施策,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深入研究信访工作新规律、新路径,遵循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维护信访秩序、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布局思路,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预警体系建设。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围绕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环境污染、涉法涉诉等上访事件,以领导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包案息访为突破口,以抓好初信初访、重信重访、非正常访为重点,扎实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引导信访人以理性和合法方式表达诉求,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综合运用各项信访维稳措施,以稳妥接访、及时转办、综合分析、重点督办为重点,加大非正常访和重复访治理力度,抓好信访积案化解,减少存量,控制增量,减少信访源。搞好初信初访,防止初访变重访,新案变积案。抓好“互联网+信访”,按照《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的规定,实施网上信访事项查询、网上答复和网上法律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力量介入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工作,建立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处置违规上访机制和法律援助介入信访工作机制,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体系,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增强信访工作合力,促进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复议、诉讼、仲裁三大手段适用,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定程序解决信访问题,诉访分离依法维权,实现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与法律权威相统一的目标。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