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投资地理标志的法律风险控制/王瑜
投资地理标志的法律风险控制
有做投资的朋友,提出他农业投资理念:产品要有历史、有特色性、快要灭绝了。地理标志都有历史,产品有特色性,独特的品质可以带来市场高溢价,有严格的产区限定,产量有限,天生具有垄断性,这些特性正好符合资本的要求。
任何理性的投资事前都要发尽职调查表,进行法律风险控制。一般的地理标志投资标的,法律风险控制主要围绕品种权及管理权两大重点展开,以下简要介绍。
品种权的控制
某著名企业,向地方政府许诺要投资几十亿打造某个禽类地理标志产品,这个产品曾经有投资人委托我调研过,比较了解。我打听了一下,这个企业并没有和政府洽谈该禽类的保种场,所以我判断,该公司兴趣点不是地理标志,而是看中了养殖场那块秀美的山地。
地理标志90%以上是农产品,其中大部分是初级农产品。很多农产品特有品质取决于品种,比如地理标志“玉山黑猪”,其品质取决于该品种几项关键指标全球领先。传统品种被经济性更好的品种大规模替代,渐渐散失,因此,一些特色的禽类、畜类由国家出资建立“保种场”,以延续品种。
四川的“温江大蒜”被其他地方引种成功,温江县很引以为豪。根据地理标志规则,品种流传到外地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得冠以地理标志名称,但是相同的品种,难以区分品质,必然造成市场的混淆,而且产能的加大会冲击价格。一些地方意识到这个问题,严格限制品种的外流。投资人就是冲着品种的稀缺性而去的,品种才是地理标志的核心资源,传统稀缺品种已经被投资人跑马圈地抢占了不少。如果大笔投资地理标志产业却对品种不感兴趣,不得不怀疑动机了。
掌控了品种才抓住了资源,品种是个复杂的问题。从法律风控的角度,至少要调研以下内容:
1.当地有没有“保种场”?(注意“保种场”不是“种场”)要了解保种场现存种禽/种畜的数量等运营现状,保种场背负的社保人员等。“保种场”多数运转情况不好,帮助保种场就是帮助政府解困。
2.品种的纯度,是否需要进行提纯?品种的商品性,有没有进行改良?如何进行改良等。
3.品种在本地的分布?当地民间是否还存在?是否存在扩繁企业?是否扩散到外地?……
地理标志管理权
某投资人钟情于一个地理标志,关注了几年,和政府进行了几轮接洽,最终因为地理标志管理权问题放弃了投资念头。
地理标志是区域性品牌,在这个区域内,只要符合条件都有权使用,这就成了公共汽车,大家都来搭便车,却不珍惜和爱护,必然很快破败不堪,价值大打折扣,投资人风险就很大。从现实情况来看,我国地理标志搭便车的情况非常普遍。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