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票据融通问题初析及业务创新应用/肖斐(5)
(三)融通人的责任
UCC之所以将融通票据特别加以规定,是因为融通人的责任和普通的票据当事人的责任不同。如前所述,融通人是保证人的一种,融通情形涉及到三方当事人:权利人(即债权人),被融通人(即主债务人),融通人(即保证人)。因此本文将试以三方关系来说明融通人的责任。
1.融通人和被融通人
融通人是以出借其信用和姓名给另一票据当事人为目的,而以任何身份在票据上签名的人;被融通人则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而取得票据金额的人。融通人通常为社会上有信用或有资力者,被融通人利用其信用或资力比较容易获得资金。融通人虽成为融通票据上之债务人,但融通票据实质上之计算关系全归于被融通人,所以融通票据具有委托票据的性质。假若融通票据实质上之计算关系不归于被融通人,则为资金借贷或赠与。通常融通人与被融通人之间内部关系就资金之实质负担有约定,也就是融通契约。
融通人和被融通人的关系并不复杂。融通人对被融通人不负责任。例如:A为汇票的出的出票人(被融通人),B为融通人,C为受款人。嗣后A经回头背书获得了该汇票,并持其请求B付款,则B得以拒绝。因为B(融通人)只是出借其信用和姓名给A(被融通人),对他并无负担债务之意思。(图一)同理,A在支付票款后,不得请求B分担。(图二)



A B C A
(出票人) (融通人) (受票人) (权利人)
(被融通人) (签字) (背书人) (被背书人)(图一)

票据融通问题初析及业务创新应用





A B C D


(图二)
(出票人) (融通人) (受票人) (权利人)
(被融通人) (签字) (背书人) (被背书人)


融通人在支付票款后,取得对被融通人的票据上的权利UCC(1972年)规定融通人在支付票款后取得追索权。试举例以说明:A为出票人,B为融通人在票据上面背书,票据经几手转让后,当票据付款人Y拒绝承兑或付款并作成拒绝证书后,权利人E享有追索权,E向融通人B追索后,融通人B在支付票面金额和相关费用后,当然取得对其前手(被融通人)的追索权。(图三)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