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试论《民法典》体例结构特点、内容创新与变化/徐凤林(2)
二、内容制度创新
《民法典》7篇、84章、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与现行民事单行法相比内容未发生实质性改变,仅针对不适应现实情况的部分规定修改完善。坚持人民至上,以保护民事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立法宗旨,创设“绿色原则”、完善合同制度,加强对人格权的保护,聚集婚姻家庭继承新情况新问题,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法律问题做出前瞻性规定。由此可见,《民法典》出台不是“法典出,九法废”,而是通过删、改、增等编纂方式实现“九法归一”,将民事单行法合并为统一的民法典。
创新一: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第二编物权在现行物权法的基础上,按照中央提出的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将有关基本经济制度的规定修改为:“国家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创新二:加强民生保障,维护百姓权益
通过分编具体制度设计,保障公民人身权和财产权,维护百姓民生。1、保护公民的财产权益。2、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的要求。3、规定居住权制度。4、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利益。
创新三:强化人格权保护,保障人格尊严
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权益享有的权利,关系到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是民事主体最重要的权利。1、关于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2、保护私人生活的安宁权。3、规定了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
创新四:强化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根据十九大精神,增加了强化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内容:1、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加大环境污染侵权赔偿的力度。从过去单纯依赖行政罚款逐步转化为注重损害赔偿,从过去仅赔偿受害人直接损失到逐步增加对生态损害的赔偿,加大污染者的违法成本,扩充其赔偿范围,多管齐下,以综合、权威的手段形成强有力的环境保护体系。2、加大对生态环境损害的救济,规定生态环境的修复责任,对故意进行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适用惩罚性赔偿。
创新五:促进家庭和谐,维护家庭稳定
坚持维护家庭和谐稳定的价值取向,既尊重中国传统,也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对某些规则作出必要的完善。1、完善夫妻共同债务规则。2、进一步完善了结婚登记制度。3、增加进了离婚冷静期的规定。4、进一步扩大遗产的范围,完善遗产管理规则。
三、具体内容变化


总共5页     [1]   2   [3]   [4]   [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