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信访工作对策探析/徐凤林(2)
对策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意见》,深入研究信访工作新规律、新路径,遵循畅通信访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维护信访秩序、强化信访工作责任的布局思路,加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社会预警体系建设。围绕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环境污染、涉法涉诉等上访事件,以领导公开接访、带案下访、包案息访为突破口,以抓好初信初访、重信重访、非正常访为重点,扎实开展重信重访专项治理工作,引导信访人以理性和合法方式表达诉求,把矛盾和问题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纠纷激化或酿成群体性事件。综合运用各项信访维稳措施,以稳妥接访、及时转办、综合分析、重点督办为重点,加大非正常访和重复访治理力度,抓好信访积案化解,减少存量,控制增量,减少信访源。搞好初信初访,防止初访变重访,新案变积案。抓好“互联网+信访”,按照《信访事项网上办理工作规程(试行)》的规定,实施网上信访事项查询、网上答复和网上法律政策宣传。引导社会力量介入社会管理和矛盾调处工作,建立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处置违规上访机制和法律援助介入信访工作机制,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的“大调解”体系,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增强信访工作合力,促进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加强复议、诉讼、仲裁三大手段适用,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定程序解决信访问题,诉访分离依法维权,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受侵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政策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保障公民幸福安康。
对策三: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抓好矛盾源头防控
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信访工作原则,遵守《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实施领导接待日制度和包案责任制,落实首办责任,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有效化解各类闹访、缠访、越级访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以矛盾调处中心为依托,降低受理准入门槛,拓宽社会救济渠道,提高公共决策和社会管理水平,建立社会、单位、家庭“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相互协作的预防工作机制,形成联合接访、当场研究、就地答复和尽快解决问题的工作体系,预防和减少多发性群体性上访事件发生。加强重点人口和流动人口管理,引导流动人口有序流动,有效预防和控制社会不稳定因素。搞好社区矫正,抓好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做好管制、缓刑、假释、保外就医人员的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加强法治和道德教育,统筹运用经济调节、行政管理、法律规范、道德教化、心理疏导手段,做好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学习借鉴“枫桥经验”,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巩固和扩大平安创建成果。强化宣传舆论工作,弘扬社会正气,为维护信访秩序,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