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简析“”两法”的实践成果、存在问题与工作对策/徐凤林(2)
二、 村委会工作成果
村"两委"是指农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自治委员会的简称,前者称村支部,后者称村委会。村支部的职能是宣传共产党政策、帮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带领广大基层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家致富奔小康。村委会是村民民主选举的自治组织,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协助乡镇政府工作。
成果一:村民自治的法治理念进一步提高。开展村委会成员、村民代表培训,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增强村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增强村民自治的法制理念,提高依法治村的法律意识。依法选举,发扬民主,实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竞争,顺利完成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村民代表会议参与村务决策和管理,村务公开参与村务监督,村民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自治意识不断提高,推进了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内容的村民自治,村委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
成果二:村委会的自治能力进一步增强。涉及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决策上,注重决策的民主性,在村民代表会议之前,召集户代表会,介绍情况,征求意见,运用听证来增强决策的民主性,使村民代表会议成为落实民主决策的主要形式。主动接受监督。各村成立村务监督小组,统一设立村务公开栏,包括计划生育、房屋修建、宅基地、农村低保报批,各种涉农补贴、救灾物质发放、村级各种经费的收支、节余情况等,自觉接受村民监督,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制度得到认真执行。规范村务管理。从建章立制入手,完善工作制度,各村民委会均成立了理财小组和监督小组,改变了财务管理混乱状态。村委会均制定了《村民公约》、《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实现了村级档案规范化管理。
成果三:村民自治的工作成果进一步彰显。开展“村务公开示范村”活动,使村务公开、村级事务管理、村财管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村民自治制度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强化村级组织和阵地建设。以换届选举为契机,健全村民自治体系,完善村民委员会、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小组等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对新当选的村干部进行岗位培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驾驭农村工作的实际能力。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筹集资金,建设标准化办公场所、文化活动广场和图书阅览室,强化阵地建设, 夯实执政基础。
三、存在问题
(一) 居委会(社区)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社区干部工资过低,办公经费不足。
问题二:工作准入机制尚未建立。一些部门对社区是群众性自治组织认识不够,把社区当成政府延伸机构,违反工作准入制度,强行进入社区。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