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幕交易法条/上海君澜律师事务所(8)
第五章 不构成内幕交易的情形
第十九条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或其他市场参与人,依据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进行下列市场操作的,不构成内幕交易行为:
(一)上市公司回购股份;
(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相关股东行为履行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交易上市公司股份;
(三)经中国证监会许可的其他市场操作。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人的证劵交易活动不构成内幕交易行为:
(一)证劵买卖行为与内幕信息无关;
(二)行为人有正当理由相信内幕信息已公开;
(三)为收购公司股份而依法进行的正当交易行为;
(四)事先不知道泄漏内幕信息的人是内幕人或泄露的信息为内幕系信息;
(五)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正当交易行为。
第六章 违法所得的认定
第二十一条 本指引所称内幕交易的违法所得,是指行为人实施内幕交易行为获取的不正当利益,即行为人买卖证劵获得的收益或规避的损失。其不正当利益,既可以表现为持有的现金,也可以表现为持有的证劵。
前款所称持有的证券,是指行为人实际控制的账户所持有的证券。
第二十二条 违法所得的计算,应以内幕交易行为终止日、内幕信息公开日、行政调查终结日或其他适当时点为基准日期。
第二十三条 违法所得数额的计算,可参考下列公式或专家委员会建议的其他公式:
违法所得(获得的收益)=基准日持有证劵市值+累计卖出金额+累计派现金额-累计买入金额-配股金额-交易费用;
违法所得(规避的损失)=累计卖出金额-卖出证劵在基准日的虚拟市值-交易费用。
前款所称交易费用,是指已向国家交纳的税费、向证劵公司交付的交易佣金、登记过户费、及交易中其他合理的手续费等。
第七章 从重处罚情形的认定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一)涉案金额或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
(二)致使公司证劵价格异常波动,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进行内幕交易的;
(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相关高管人员操纵公司信息披露,进行内幕交易的;
(五)拒绝、阻碍证劵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或以暴力、威胁及其他手段干扰证劵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的;
(六)因内幕交易受过行政或刑事处罚,又进行内幕交易的。
第八章 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情形的认定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