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色盲禁驾的立法执法及改革/滕传枢(2)
从科学角度解释三色灯的颜色选择是:红色的光波最长,看得最远,所以用
来显示禁止;黄色次之,所以用来显示警告;绿色也是光波较长又是和红色区分最明显的,所以用来显示通行。
色盲是怎么发现的?从生理学角度发现并论述色盲的是十八世纪英国著名化学家兼物理学家道尔顿(JohnDalton)。流传甚广的故事是在圣诞节前夕他买了一双“棕灰色”的袜子送给妈妈,其实是一双樱桃红色的袜子。还有另一说是道尔顿有一天结了一条红色领带去参加朋友的葬礼,受到了在场人的嘲笑。道尔顿对这些事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发现他和弟弟原来是色盲。道尔顿虽然不是生物学家和医学家,却成了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症患者。为此他写出了论文《论色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从理论上提出色盲问题的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称为道尔顿症。②
至于因为色盲不能识别红绿灯而出的车祸,历史上传说的有两起。一是在伦敦议会大厦前安装了红绿灯之后的一天晚上,有一个青年驾驶马车在通过路口时,和对面疾驶而来的马车相撞,发生了车祸。当事后问及他时,他说他是看到绿灯才驶入路口的。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当时面对他的信号灯是红色。经过检测,他是色盲。第二起是,1875年在瑞典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列车相撞事故,原因是一位(有说两位的)色盲工程师发错了信号,发错信号的工程师也在事故中死亡。 对于第一起事故,如果事实无误,现在可以推定那位青年是全色盲。对于第二起事故的原因,后人质疑是铁路公司为了推卸责任杜撰出来的。理由是如果事先知道两工程师是色盲,不可能把他俩放在这样的岗位上;如果事前不知道,则不可能在他俩死后检测出色盲。不管真相到底怎样,“色盲”已经成了罪魁祸首,“色盲禁驾”成为人们的共识。车祸猛于虎,人们多了一个谈色盲驾车色变。③
解放后我国沿用国际惯例一直实行“色盲禁驾”。从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
国机动车驾驶证管理办法》的“无赤绿色盲”,到现行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无红绿色盲”,对驾驶人辩色力之规定都是这“五字法条”,几十年没有变过。
二、何谓色盲:一本难念的经
关于人类的色觉,三百多年来,有不少的医学家、生理学家、生物学家在进行艰苦研究与探索,也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但是相比其他“热门”的科技领域,可以说是一块冷清贫瘠的处女地。理论专著屈指可数,人类色觉机制至今尚未研究清楚,许多不解之谜尚未能破解,不少传统理论面临质疑甚至推翻。理论的贫瘠必然带来实践的混乱。
总共11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