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引领涉外法律服务 多措并举打造“济南模式”/张超(2)
比如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在华盛顿、莫斯科、柏林、多伦多、首尔等多国政治经济核心城市设立以中国律所为主导的境外分支机构或代表机构。在俄罗斯,北京德和衡莫斯科办公室在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的支持下,为中国的宝利集团、海螺水泥、浪潮集团等多家中国公司投资收购等提供涉外法律服务,取得了非常好的法律效果和经济效果。
三、政府、法律服务机构和对外投资企业各方配合,打造高质量涉外法律服务队伍。
司法部、外交部、商务部、国务院法制办印发《关于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的意见》,对我市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笔者认为,我市各方要统一思想,增强全面涉外法律服务的意识,提高政府、法律服务机构和对外投资企业三个层面互相配合的积极性。
(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鼓励我市涉外法律服务业务的发展
围绕推进“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提供法律服务。发挥本市律师资源优势,组织引导律师主动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项目,积极参与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立项、招投标等活动,提供法律服务,防范法律风险;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有关国家和地区在相关领域开展实务交流与合作,适时发布沿线国家投资法律风险和法律服务指南,为国际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以及新的商业形式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法律服务。开展外向型法治宣传工作,向有关国家和地区宣传我国法律制度和本市相关政策。
(二)各法律服务机构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高端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引进
我市有关法律服务机构可以聘请市外、境外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参与我市相关涉外法律服务工作。在我市涉外高端人才紧缺领域,重点引进一批能够办理高端涉外法律服务业务、带动本市涉外法律服务拓展提升的海外人才;建立完善吸纳归国留学生或在外国律师事务所执业的中国公民到本市律师事务所执业的机制,鼓励律师协会和有条件的律师事务所给予引进人才一定的补贴和奖励;优化商务环境和法律服务环境,进一步增强对涉外法律服务人才的吸引力。
(三)中国对外投资企业应强化涉外自主法律服务意识
在经济领域范畴内,包括中国涉外企业在内的各类经济组织,在选择经营要素的时候,当然首先要考虑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从长远来看,培养涉外自主法律服务意识,就像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一样,加强公司企业法务人员的涉外业务培训,发挥公司法务的积极作用。中小企业法律顾问组织亦可以对涉外企业法务人员进行涉外法务能力培训,以帮助对外投资企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中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