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区(市)贯彻落实《民法典》情况的调研报告/徐凤林(2)
二、存在问题
(一)普法宣传力度有待加强。个别单位、部门普法工作长效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学法、普法、用法制度执行的不够好,“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普法工作合力需进一步增强。
(二)学以致用的能力有待提高。个别司法人员对《民法典》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规定理解的不够透彻,对新、旧法的衔接适用及溯及力等掌握的还不够精准熟练。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民法典宣传,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要把学习宣传民法典作为当前和“十四五”普法工作的重点,不断完善学法、普法、用法制度,抓住关键少数,引导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深入学习贯彻《民法典》。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工作的指导检查,健全完善普法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激励广大公职人员争做《民法典》的宣讲者、传播者、实践者。要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创新普法形式,加大《民法典》普及力度,通过多元宣传方式组织开展《民法典》系列宣传活动,让《民法典》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二、强化民事诉讼监督,维护民法典权威
要把贯彻实施民法典落实到“四大检察”实践中,以民法典权利规定为遵循,尊重保障人权,严防刑事执法介入民事经济纠纷,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深化精准监督、类案监督,健全检察机关依法启动民事诉讼监督机制,推动实施民事支持起诉制度,完善对生效民事裁判申诉的受理审查机制。全方位开展民事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提升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能力和水平。落实民法典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新要求,做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压实民事检察调查核实权能,实施检察听证,学好用好最高检指导性案例,提升检察建议的刚性作用,促进民事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三、准确适用民法典,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要准确把握《民法典》新旧条款的修订,更新审判理念,强化审判实践。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巩固立案登记制改革成果,深化跨域立案服务,防范“立案难”回潮。大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开通涉企案件立、审、执绿色通道,妥善审理各类涉“三农”、涉民生案件。加强人格权益和身份权益司法保护,依法审理涉及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案件。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案件,促进和谐家庭建设。加强民事审判调查研究工作,落实案例指导制度,准确适用民法典新的司法解释,统一民事法律适用标准,多出精品判决和精品案例,实现“同案同判”“类案同判”。推广“议事堂”调解方式,做好诉前调解。健全被执行人财产发现机制,最大限度实现债权人利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