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责任的分配评述/黄雪坚(6)
[2]齐树洁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176页。
[3][4] 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79,283页。
[6][德]汉斯•普维庭:《德国现代证明责任论》,吴越译,第十七章,引自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301页。
[7] 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48页。
[8][9]左为民、陈刚:《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法理与反思》,载于《清华法律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期,,第177页。
[10]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引自翁晓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制度辨析》,载于《公法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0页。
[11] 程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12]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6页,引自程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13]陈刚:《证明责任法与实定法程序的维护》,载于《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引自程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参考书目]
1. 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民事诉讼的法理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 齐树洁主编:《民事司法改革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版。
3. 程春华主编:《民事证据法专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 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 叶自强:《民事诉讼制度变革》,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6. 毕玉谦:《举证责任分配体系之构建》,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7. 左为民、陈刚:《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法理与反思》,载于《清华法律评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期。
8. 常怡主编:《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二版),引自翁晓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制度辨析》,载于《公法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