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我国公证员法律责任体系的构筑/冯兴吾(4)
  ㈡公证员法律责任的免除
  法律责任的免除,也称免责,是指法律责任由于出现法定条件被部分或全部地免除。公证员法律责任的免除在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没有规定,《公证法(草案)》也缺乏相关的规定,本文认为公证员法律责任的免除应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时效免责
  公证员的法律责任经过一定期限后而免除。我国《刑法》、《民法》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借鉴立法经验,结合中国实际,《公证法(草案)》也可规定公证员民事责任的特别诉讼时效。
  2、受害人或第三人过错免责
  受害人过错是指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而公证员本身并无过错。只要公证员能证明已尽到为防止损害结果的发生应尽的义务和审查,即可不负民事责任;第三人过错是指第三人对损害的发生或进一步扩大有过错,而公证员本身或受害人并无过错,如果第三人过错是损害发生的唯一或关键原因,公证员即也不负民事责任。
  3、受政府或部门的非法干涉免责
  政府或其他部门的非法干涉,其结果是政府或其他部门产生的民事责任,公证员也可免责。如西安碑林区公证处李公证员受到主管司法行政部门的干涉,其责任应由西安市碑林区司法行政部门承担,李公证员应免责。
  ㈢法律责任的承担
  法律责任的承担是指责任主体依法承受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可以分为主动承担和被动承担两类。
  1、主动承担
  公证员主动自觉承担法律责任,即公证员主动提出对自己所承办的公证案件进行复查,并根据复查结果自觉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2、被动承担
  公证员根据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的确认和归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包括:①有关国家机关通过诉讼程序或行政程序追究公证员的法律责任,给予法律制裁;②由法院依法判决公证员所在公证机构承担公证赔偿。
  五、公证员法律责任的防范
  ㈠从立法上明确公证员法律责任对象、范围
  1、责任对象
  在这里,本文所提出的责任对象,不是指承担责任的主体,而是责任主体应对谁负责。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下,公证员的责任对象从技术层面上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也是从宏观角度来看的,既然公证员的证明权来自于法律的授权和司法部长的任命,即公证员责任对象是国家和公证员法律责任的客体——“公证活动秩序”;第二个层次,这是从劳动合同法律关系来看,作为公证员同时又是受聘于公证机构,是获准在该机构从事公证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那么,作为公证员必然要对所服务的公证机构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个层次,也是从微观角度来看,或者说是从个案角度来看,公证员的责任对象也应当包括承办公证事项的当事人和与公证事项有关的利害关系人,这也是公证员的职责使然。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