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诚信原则研究/宋绍青(8)
法官违反诚信原则的,可产生如下法律后果:㈠当事人实施诉讼行为。如为防止法官阐明权影响双方当事人权利,德、日等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对一方当事人阐明的情况必要时告知对方当事人,同时也允许当事人对法官的阐明行为提出异议。㈡追究法律责任。对法官偏离审判规范,恣意滥施的审判行为,应追究相关法官的过错责任。如有严重或屡次违反诚信原则的行为,可以取消法官审判资格。
结语
民事诉讼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具有精深道德内涵和浓厚文化色彩的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贯彻,必将有利于我国诉讼制度的构建。在我们这个具有独特的诉讼文化,司法制度尚不十分健全的国家,确立诚信原则,对改革和完善诉讼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法制文明,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家福、梁慧星.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 [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
[2][3]杨仁寿.法学方法论 [J] , 1987 .
[4]梁慧星.诚实信用原则与漏洞补充 [J]. 法学, 1994 .(9).
[5]王福华.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论 [J] . 法商研究, 1999 .(4).
[6][意]朱寒佩•格罗索 黄凤 译 . 罗马法史 [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7]杨建华.民事诉讼法论文选辑 [C].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
[8][9][14]刘荣军.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适用 [J] . 法学研究, 1998.(4).
[10]张卫平.民事诉讼法教程 [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
[11][12]陈先中、江伟.诉讼法论丛 [C].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
[13]黄娟.对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的冷思考 [J].法商研究, 2001.(6).
[15]陈雪萍.诚实信用原则与民事诉讼权利滥用之制约 [J].当代法学,2002.(8).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