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正版软件低价挤走盗版”的谬误/王瑜
“正版软件低价挤走盗版”的谬误

王瑜


国家知识产权局某高级官员指出:“通过低价位打压盗版者的利润空间,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可能远远高于单纯依靠政府执法所形成的打击效果。”正版软件价格过高才造成盗版软件横行,这种论调官方到民间流传甚广,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种观点的谬误。

如何区分正版与盗版
我们经常见到国家机关的执法人员在执法行动中教大家辨认正版与盗版,说一般盗版的包装比较粗糙,印刷字体模糊……当然这种方法确实能够在市场中判断出正版和盗版来,但是这些绝不是正版与盗版的本质区别。
正版、盗版并非法律上的术语,所以不好给予法律上准确的解释。正版、盗版中的“版”指的是版权(也称著作权),我们可以这样去区分:合法享有版权的为正版,不合法享有版权的为盗版。
版权的取得有两种方式:1、自行开发,2、购买版权,这里又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获得版权许可,第二种是直接将版权买过来,这两种方式民间统称购买版权。一个软件是不是具有合法的版权,而这个消费者是无从进行判断的,按执法人员的指点不是判断的依据。

正版软件的价格构成
一、软件的直接成本
软件直接成本分为两部分:1、取得权利的费用(含自行开发和购买版权),2、制作成产品的费用。
1、取得权利的费用
A、自行开发(含委托开发)的费用
开发软件成本是巨大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作者本人曾经组织开发过一个很小考试软件,就拿这个软件举例。
当我们有可开发一个考试软件的想法后,马上着手进行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包括发问卷,走访潜在的消费者,所花费用1000元。落实了想法,聘请软件工程师将要实现的功能详细和工程师沟通讲解,确定软件的基本文档,再由工程师将各个模块切割分包给不同的人编写代码,支付开发费用5万元。请人制作考题,2万道模拟题,600多万字,稿费20万元,将每道考题一一人工加注各种参数,制作成数据库,支付10万元报酬。软件开发过程遇到技术难题,再请人会诊,软件开发完成花费七个月的时间,由于开发时间过长,错过了市场机会,已经基本没有销售价值了。因为不是公司开发,其中节省了很多的办公费用,全部的测试工作都是自己亲自动手,也节省了一些费用。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软件,其直接开发成本超过35万元。
软件当然也可以委托别人开发,这样省的是精力,费用可能比自行开发的要高。
B、购买版权
购买版权一是将别人开发的软件版权买断,这个价格一般来讲应该高于开发的成本,开发人才愿意将版权出售。还有一种就是获得许可,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范围内可以生产销售该软件,国内有些电脑安装的是获得微软版权许可的软件。获得许可的价格一般为销售价格的10%左右,由于有时间限制,有销售区域限制,这个价格将占成本的很大的比例。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