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司知情权/李鹏飞(8)
需要注意的是,在规范公司知情权的两种渊源上,要平等对待,不可偏废。公司法作为法律来说,在规范知情权时要高层建瓴,规范科学。同时要对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予以克制,防止大股东或者对公司起实际控制作用的股东利用制定公司章程的优势,限制中小股东的公司知情权,近而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而公司章程要在公司法的指导下完善公司知情权的规定,使其适合本公司的本身利益和股东利益的保护。因此,科学完备的法律规范和公正、现实的公司章程的制定是股东享有公司知情权的必然要求。
四 、法人治理结构下公司知情权的规范运作、
从公司知情权产生的现实和理论基础推出法律赋予股东公司知情权的必要性,从现实对公司知情权的法律规范和产生的渊源出发认识到我国股东公司知情权在设计上的缺陷与现实中的无所适从,而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总结的目的在于合理设计、规范股东公司知情权的体系。现代公司的科学运作要求公司必需完备的法人治理结构,科学规范的公司知情权体系的运作是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必然要求。权利的规范设计、行使自然要从权利的主体、权利的内容、权利的行事方式、权利的救济等方面着手,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下的公司知情权的规范运作。
(一)、公司知情权的权利主体问题探讨。
1、公司知情权的权利主体是公司股东,在我国的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明确的公司知情权的概念,因此,有些人会认为任何有权知悉公司相关经营管理事务的主体(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公司监事等)均是公司知情权的主体。这种看法是一种误解,从公司法的理论上讲,公司知情权的本质是股东权体系中的子权利,公司知情权的主体为唯一主体即公司股东,公司知情权严格来说应当称之为股东公司知情权,但由于在现代公司法的理论中,股东公司知情权简称为公司知情权已经成为一个约定成熟的说法。股东权按照股东行使权利的目的不同,分为自益股东权和共益股东权。公司知情权作为股东权中的一个基础性的权利,其具有共益股东权的特点,因为,股东在行使公司知情权的时要求公司公开或者纠正一些经营管理信息,这就客观上促进了公司管理的透明化,便于公司监督主体对公司展开必要的监督和促进公司本身的决策管理主体自省,以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促进公司的整体进步,使公司的其他股东受益。
2、按照权利主体的不同,探讨公司知情权的不同分类问题。
首先,按公司类别的不同,可分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公司知情权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公司知情权。
总共12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