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人公司法律地位应然分析与规制研究/宋光林(15)
注释:
[1][2] 朱慈蕴著:《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5页。
[3]娄万锁:《试论一人公司法律制度》,《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999年第二期。
[4]大隅健一郎语,转引自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学研究》,第41页。
[5]梅因哈特著,李功国等编译《欧洲十二国公司法》,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32、338、375页。
[6][16][18][23] 同[1] 第197页、192页、214页、269页。
[7] 参见:台湾学者王大铨主持的研究报告《欧洲公司法之研究》,1993年7月,第75-76页。
[8] 王保树、崔勤之《中国公司法原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9] 王保树主编:《中国商事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10]米也天:《澳门民商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6-287页。
[11]新华网:正诚财经动态《现行〈公司法〉十大问题》2001年2月13日。
[12]石少侠:《公司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9-211页。
[13]Robert W. Hamilton: Corporations , Sixth Edition , West Publishing Co. , p257。
[14][17] 同[9] 第147页、145页。
[15][19] 朱慈蕴《一人公司利弊分析与立法》,中国民商法律网,2003年5月20日。
[20] 法国1985年公司法第34条、36条之一、之二。
[21] US. V. Milwaukee Refrigerator Transit Co. , 142F. . 247 , 255 (C. C. E. D. Wis . 1905)
[22][24] 转引自苏一星《关于我国“一人公司”的立法思考》,〈甘肃社会科学〉(兰州),2002年第6期。
总共1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