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德银行”的实践与思考——兼对浙工大之江学院“道德银行”的个案分析/张维璋(8)
我们也要指出市场经济对于道德的消极影响一面:
首先,参与者的动机一般来说并不是道德的(当然也不是不道德的),而是道德上中性的,是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利欲有一种无限发展和相互冲突的倾向,这些倾向将很可能带来道德问题乃至道德危机;
其次市场上的激烈竞争中,若不建立一套公正的竞争规则并使竞争者普遍养成遵守它的习惯,就可能是灾难性的,使欲海“横溢”而非“顺流”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秩序,主要表现在经济信用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我国目前市场道德秩序存在种种问题。在经济信用上,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经济合同失效严重,直接危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转。据统计,我国目前的个人信用贷款只占全部贷款额的2%,而发达国家均达到50%以上;再者,总是存在这样一种危险,如果道德秩序趋于解体,那么,当政治秩序一旦出现严重危机或经济秩序一旦出现严重混乱时,就再也没有任何约束了,从而酿成一场社会的大灾难。
开放社会的道德重建,链条当然是从最近的地方、看得见的地方开始链接,比如从社区(大学校园也可看作是一个人群结构单一的社区)互助开始,而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长沙望月湖社区的“道德银行”正是这样的典型。
或许,“道德银行”这种追求直接的对等的德行不能直接体现出道德和道德的意志,但是,它会逐渐通过习惯把社区的成员带往这个方向。
道德就其主要部分而言,肯定是不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自然而然地提高的,但是,道德还是有可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提高的——如果我们加进这一因素:如果人们对经济与道德的关系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对道德规范与精神价值有足够的尊重以及在生活实践中有相应的持之不懈的努力。
2.4银行与道德联姻的探讨
何谓“道德银行”?行长、郑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李峰解释说,道德银行是对志愿服务事业导入银行理念的一种全新探索,通俗地说,就是可以把自己所做的好事在“道德银行”里存起来,日后自己需要帮助或年老时,可以通过“道德银行”支取自己的储蓄,获得其他志愿者的志愿服务。
关于“道德”与“银行”联姻的这样的一个道德机制探讨中,应注意这样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 是道德本身并没有因为此种机制在内涵外延上有所变化;
二 是银行是道德实施层面的一个机制抽象,依赖银行的概念,人们较容易的理解了道德可以量化,可以像货币一样进行“零存整取”,尽管这中间借鉴了只有银行才有的运营操作模式,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此“银行”非彼银行。
三 是当两者结合成一个概念时,如何定位这种新鲜事物。货币在银行、票号等机构未出现的那段时期里,大概也有着道德如今的尴尬。于是我们或许可以认定:道德银行是经营社会及个人道德,并以能使其赢利最大化为目的的营运机构之一。
总共13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