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试论制度创新对司法能力提高的作用关系/叶文炳(2)

以及法官任免机制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既

要注重建立在法官高度自觉基础上的自律,更要注重建立在严格制度约束

基础上的他律。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重在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我们

要推进制度创新,形成一整套更加科学的、民主的、公正的、高效的司法

体制和机制,使法院从自我约束性质的司法行为,逐步发展到以体现制度

约束性为主的司法行为,从而真正实现司法能力的制度化建设目标。
虽然法院的司法行为是我国司法活动的核心,但长期以后,在关注司法能

力方面很容易淡化忧患意识,忽视制度建设。司法的特殊地位容易使一些

法官滋生优越感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特权思想和行为。邓小平同志在总结“

文化大革命”教训时明确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

、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建设对于一个单位的建设特别是对法

院司法能力的建设,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司法改革和法院基层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面

对机遇和挑战,必须大力加强法院的建设,尤其是法院的司法能力与执法

水平的建设,这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指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充分利用所面临的难得机遇、正确

应对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从而完成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也是关

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到党和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课题。”加强法院的司法能力建设,不仅要求法院以

与时俱进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对待发展变化着的现实,不断创新中国

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而且要求法院建立起适应时代精神和体现人民意

愿的司法理念,不断改进和完善法院的审判方式与审判管理体制,以及一

系列司法体制机制,以此推动新的实践,担负起带领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律保障使命。因此,把制度建设作为

司法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既是对历史审判经验的科学总结,又是当今法

院的现实选择。
二、推进制度创新是提高法院的司法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法院能否始终做到“三个代表”,始终保持先进

性和纯洁性,固然与法院整个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直接相关;但

问题在于,法院整个队伍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成效的充分发挥,始终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